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下图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行山以东地区(     
A.夏秋季节多台风和暴雨B.水路交通便捷
C.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D.黑土肥沃广布
2.南水北调工程线路中,与中线相比东线的优点(     
A.水量更大,水质更好B.全程可以自流
C.可利用大运河,工程量较小D.流经地区人口稠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14年10月,“南水”进京,每年向北京市供水约10.5亿立方米,但仍不能满足用水需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实施南水北调主要是因为我国南北方(     
A.自然环境差异较大B.人口的分布不均匀
C.地域开放程度不同D.水资源供需不平衡
2.“南水”进京对北京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①制约经济发展②消除水污染③补偿河湖水量④缓解用水紧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下图为美国中央谷地灌溉区分布图,“北水南调”工程使其成为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完成下面小题。


1.从发展灌溉农业的角度,区域内实施 “北水南调”工程的必要性有(     
①季节性水源短缺制约着南部农业的发展 
②南部农作物的水资源需求量比北部大 
③南部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远比北部大 
④南部的光热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2.“北水南调”是一项系统工程,运行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次生环境问题是(     
A.灌溉农业区的水土流失B.北部稻作区的大水漫灌
C.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损耗D.旧金山周边土地盐碱化
2021-08-18更新 | 32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2-13高二上·陕西渭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读我国山西省引水工程示意图,回答15~17题。

1.关于该工程生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线地区施工大面积开挖地表,易造成水土流失
B.无助于解决受水城市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问题
C.加剧沿线地区的荒漠化程度
D.将导致沿线地区土壤盐碱化
2.以本地区优势资源跨区域调配为重要内容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 )
A.西气东输B.西电东送C.水土保持D.南水北调
3.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外运交通发展两大障碍因素的是(   
①黄河   ②汾河   ③秦岭   ④太行山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0-10-26更新 | 57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新学道临川学校201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有关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工程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对调入区和调出区来说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
B.对调出区来说,调水量过大会产生一些不利的生态影响
C.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要减少沿岸工农业污水对调水水源的影响
D.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将全年调水以满足华北地区对水源的需求
2020-10-26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新学道临川学校201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被誉为“中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被誉为“中国的中央水塔”,主要因为其是(     
A.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B.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D.珠江、汉江、渭河等河流发源地
2.“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主要困难是(     
A.汉江可调出水量不足B.渭河流域水库数量少
C.修筑长距离引水隧洞D.水源地河流含沙量大
3.“引汉济渭”工程可以(     
A.利用两地的落差开发水能B.解决汉江附近土地盐碱化
C.导致武功的地下水位下降D.缓解渭河平原水资源短缺
2020-10-01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下图所示甲地区为某国主要农业区,政府大力修建水利工程,将乙地区的水资源调到甲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最可能位于(     
A.澳大利亚东南部B.巴西北部
C.秘鲁西部D.美国东南部
2.该地区调水工程的实施(     
①属于跨流域调水②导致甲地区蒸发减弱
③使乙地区降水减少④影响乙地区的生态平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下图为南水北调东、中线调水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东线和中线方案说法正确的是
A.东线向华北调水,中线向西北调水
B.中线铺设渠道输水,水量更大水质更优
C.均可向北自流输水,节省运营成本
D.东线利用京杭运河输水,节省建设成本
2.关于东线和中线工程的主要影响,叙述正确的有
①可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             
②中线水源区需要妥善解决移民安置问题
③可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             
④主要解决输出区水土资源配置不均问题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9 . 2014年10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清澈的江水从丹江口水库出发,一路向北,穿过黄河,最终抵达终点北京进入千家万户。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实施南水北调主要是因为我国南北方
A.自然环境差异较大B.人口的分布不均匀
C.地域开放程度不同D.水资源供需不平衡
2.目前,北京市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
A.河流频繁改道B.生产用水被严重污染
C.人均水资源少D.居民饮用水供应困难
3.南水北调给北京市带来的影响有
①缓解用水紧张       ②消除水污染        ③补偿河湖水量       ④制约经济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北京市逐步推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生活污水排放B.保证生活供水质量
C.促使家庭节约用水D.降低家庭用水成本
2019-10-0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中地理试题

10 . 截至2015年12月3日,进京“南水”已达8.12亿立方米,占北京市生活用水的70%。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南水”进京对北京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①导致水质下降②消除水污染③补偿河湖水量④缓解用水紧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北京市继续推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生活污水排放B.保证生活供水质量
C.引导家庭节约用水D.加快“南水”入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