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自1960年开始,咸海水位每年降低20 cm,于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至2007年已萎缩至原来的10%。对此,相关人员进行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下图所示的“北水南调”工程为比较可行的建议。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实施图示“北水南调”工程,则面对的主要困难是       (  )
A.地形崎岖,难以施工
B.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
C.人才短缺,技术困难
D.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2.除补给咸海水量外,图示“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
A.增加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
B.增加咸海流域年降水量
C.减少哈萨克斯坦的粮食产量
D.减少额尔齐斯河上游水量
2019-06-23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提升练 三十七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2 . 雪山调水工程,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是世界著名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之一。该工程通过修建水库、引水渠道、开凿隧洞等形式,将向南流入南太平洋的雪河水调入墨累—达令盆地。雪山是澳大利亚东部大分水岭的一部分,墨累河上、下游落差较大,流程长,流经热带草原、地中海等多种气候区,最后注入澳大利亚大陆南部海域。下图示意雪山调水工程主要路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雪山调水工程建成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主要有       (  )
①灌溉              ②发电
③防洪                                 ④养殖
A.①④B.②③
C.①②D.③④
2.雪山调水工程对环境影响较大,能使       (  )
A.墨累河含沙量变大
B.雪河水质变差
C.雪河流域土地沙化加重
D.墨累河流域土壤渍化减轻
2019-06-23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提升练 三十七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3 . “引汉济渭工程从汉江取水,调入渭河补充西安、宝鸡等城市的给水量。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引汉济渭”工程修建的主要自然因素(   
A.河流B.气候C.地形D.资金
2.“引江济渭”水利工程利于(   
A.解决渭河平原的缺水问题B.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促进渭河平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D.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2019-06-0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2018年2月11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如图)的文章,引起广泛热议。该工程设想从雅鲁藏布江取水,采取“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旗河”采取“平原开明渠”的好处是()
A.沿途可以补充水分
B.减少路途水源损耗
C.方便沿途引水灌溉
D.减少流经区水污染
2.“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带来的影响有
A.改变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
B.有效控制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
C.增加雅鲁藏布江下游防洪压力
D.提高我国西北地区农产品的产量

5 .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至2016年12月,已累计引南水609亿立方未,其中北京市累计收水19亿立方米。下图为水循环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南水北调工程属于图中水循环的环节是(   )
A.dB.bC.cD.a
2.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对北京的影响是(   )
A.缓解地下水位下降B.加剧热岛效应强度
C.使水循环速度减慢D.使气候类型多样化
3.南水北调后,北京市继续推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生活污水排放B.保证生活供水质量.
C.引导居民节约用水D.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6 . 2017年末,一个超级调水方案“红旗河”调水工程选入大众的视野,它从雅鲁藏布江开始取水,计划让水沿青藏高原边缘进入新疆,以保障调水的低成本运行和持续、稳定的发挥作用。下图中虚线为红旗河调水线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修建红旗河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长江航运B.减少黄河断流
C.改善西北水环境D.解决灌溉用水不足
2.“红旗河”调水工程让水绕青减高原边缘进入新疆而不是直接横穿的原因是
A.经过人口稠密地区B.减少跨越河流次数
C.利用地势落差加大发电量D.便于利用地形让水自流
3.“红旗河”工程对沿线的影响有
A.沿线形成众多冲积扇B.降低沿线地下水水位
C.增加沿线蒸发量D.补充淡水缓解盐渍化

7 . 2018年2月11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如图)的文章。按照构想,该工程从雅鲁藏布江中游开始,沿着青藏高原的边沿连通中国大江大河上游,输水至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等缺水地区。“红旗河”长约6 100多公里,几乎等于长江的长度;预计年调水量600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的年径流量;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选线各取水点的水位依次降低,通过“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实现全程自流。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推测“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计调入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2.“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面临的最大障碍是(  )
A.资金相对欠缺B.技术水平较低
C.地质环境复杂D.气候条件恶劣
3.“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会(  )
A.促进新疆地区农业增产
B.加剧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C.加剧调入区荒漠化程度
D.运营成本高导致受水地用水成本较高
2019-01-2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 专题17 区域地图专项训练

8 . 贝加尔湖处于地壳断裂下陷带,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1~5月是湖面的结冰期,但部分湖面冰层薄甚至不结冰,下图示意贝加尔湖及周边地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贝加尔湖结冰期较长,但开始结冰的时间相对较晚,主要原因是
A.受西风影响,气候温暖B.距太平洋较近,受海洋影响大
C.湖水盐度高,不易结冰D.湖泊蓄水量大,湖水热容量大
2.贝加尔湖部分湖面冰层较薄甚至不结冰的原因,可能是
A.冰层形成“温室效应”B.湖底有热泉上涌
C.湖水各处深度差距大D.湖泊南北跨度大
3.蒙古计划修建从贝加尔湖至首都乌兰巴托的调水工程,有关专家认为该计划基本上没有可行性,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调水路线太长B.冬季气候严寒
C.跨国调水障碍D.投入成本太高

9 . 2018年2月11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如下图)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热议。“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选线各取水点的水位依次降低,通过“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实现全程自流。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计调入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面临的最大障碍是()
A.资金相对欠缺B.技术水平较低C.地质环境复杂D.气候条件恶劣
3.“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会()
A.促进新疆地区农业增产B.加剧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C.加剧调入区荒漠化程度D.运营成本高导致受水地用水成本较高
2019-01-24更新 | 269次组卷 | 4卷引用:【区级联考】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开闸放水,标志“南水北调”工程正式通水。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图示区域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流量大、有结冰期
B.温度带不同、雨热同期
C.地势起伏大、高原为主
D.旱地面积大,商品率高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通对调入区的地理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降低京津冀地区的居民用水价格
B.可以有效解决华北平原的农业用水
C.促进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D.有利于缓解丹江口水库的防汛压力
3.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具有的最大优势是(        )
A.水量大B.地形平C.投资省D.能自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