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金门岛地处厦门湾,距厦门市约10千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0.5℃,全年多风。岛屿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岛内水资源严重匮乏。2018年8月5日,福建省晋江市向金门岛供水工程正式通水。下图是晋江向金门供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金门岛内水资源严重匮乏,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A.大力抽取地下水B.发展污水净化和循环利用技术
C.提高水价D.淡化海水
2.供水工程将陆地部分的开放式明渠方案改为地下管道,主要是(     
①减少水分蒸发②减少地表污水,保护水质③减少对地表景观的破坏④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影响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有关水循环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
B.使陆地淡水总量不断增加
C.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D.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2022-08-06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2 . 冰塞,是指封冻冰盖下面堆积大量冰花、冰块,阻塞部分过水断面,造成上游河段水位壅高的现象,需要冰盖前的冰流量大于冰盖下的冰流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京石段位于南拒马河节制闸上游,全长约19km,主要采取闸前常水位的运行方式(保持节制闸前水位稳定),其冷冬年冰塞灾害严重,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下左图为冰塞的形成过程,下右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水深、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水深、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深与冰塞风险概率呈正相关B.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呈负相关
C.水深与冰塞风险概率呈负相关D.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呈正相关
2.在水深较浅时,造成高流速对冰塞风险概率的影响呈现图示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流速增大利于蒸发,水体温度较低B.前缘冰盖厚度薄,冰碎屑物易下潜
C.流水侵蚀能力增强,冰塞体被冲垮D.冰塞体收束水流,形成碎屑物增多
3.针对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的冰塞现象,下列对策中最适宜采取的是(     
A.全程地下输水B.定期人工破冰C.调节供水流速D.调节供水水深
2023-05-03更新 | 1045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萍乡中学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3 . 滇中是全国干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此国家启动滇中引水项目(下图)引金入滇。水源工程从金沙江无坝引水,经引水渠沉沙后,通过地下泵站进入总干渠,沿途输水过程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状况差异化分配水量。完成下面小题。


   
1.该工程采用无坝引水是为了(     
A.实现全程自流B.增加输水水量C.提升输水水质D.减少生态扰动
2.总干渠沿途分配水量最多的城市是(     
A.楚雄B.昆明C.通海D.蒙自
3.从水源供需方面考虑,该工程建成后输水量最大的季节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3-05-20更新 | 38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海南省海口市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4 . 贝加尔湖平均湖泊面积3.15万Km2,总蓄水量达23.6万亿m3,平均水深730m,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每年有5个多月的结冰期。入湖河流达300多条,其中色楞格河贡献的水量最多,仅有安加拉一条河流输出。每年2-3月,贝加尔湖会出现奇妙的冰裂景观——湖面上的冰层裂痕纵横交错、精巧别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打卡。下图示意贝加尔湖冰裂及其地理位置,读图后完成下面小题。

1.对贝加尔湖冰裂现象的形成过程,解释正确的是(     
A.气温上升,湖冰迅速融化B.大风吹动浮冰运动碰撞
C.湖水流动少,局部增温破裂D.昼夜温差大引起湖水膨胀与收缩
2.内蒙古东部水资源短板严重制约了其煤、铁、有色金属等资源禀赋优势的发挥。有学者提出从贝加尔湖引水到内蒙古东部,但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反对者的理由最可能是(     
①地势南高北低,运行成本高
②沿线蒸发损耗大
③线路太长,投资成本高
④沿线冻土广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被称作陕西省内“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项目,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经秦岭隧道向北调入渭河,工程全面完工后年调水量达15亿立方米左右。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引汉济渭”工程的劣势有(  )
A.水源地可调水量不足
B.调水过程中水资源的蒸发损耗大
C.需修筑的隧道长
D.水源地污染严重
2.关于“引汉济渭”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解决渭河平原的缺水问题
B.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
D.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2020-01-1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荆州市沙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至2016年12月,已累计引南水609亿立方未,其中北京市累计收水19亿立方米。下图为水循环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南水北调工程属于图中水循环的环节是(   )
A.dB.bC.cD.a
2.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对北京的影响是(   )
A.缓解地下水位下降B.加剧热岛效应强度
C.使水循环速度减慢D.使气候类型多样化
3.南水北调后,北京市继续推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生活污水排放B.保证生活供水质量.
C.引导居民节约用水D.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7 . 下图为京杭运河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为黄河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我国已利用该河道实施大规模调水工程,该工程(       )
A.自南向北沟通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
B.可调水量较为丰富,但水质较差
C.不需动力调水,可以自流完成
D.实施过程中地形复杂,工程量很大
8 . 读北京地区天堂河流域降水-径流过程的比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下水埋深指地下水水面至地面的距离。导致北京地下水埋深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化发展B.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C.降水减少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2.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北京备用水源的地下水水位已平均回升了3米多,正以每天3~4厘米的速度继续回升。试推测此次北京地下水水位回升的原因最可能是
A.跨流域调水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增加D.上游修建水库
2018-01-05更新 | 303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9 . 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段被称为河曲或蛇曲,通常形成于地势相对平坦,河流落差不大的草原、湿地等区域。长江上游通天河发育着一种另类蛇曲——嵌入式蛇曲(如下图)。但由于通天河段已经规划了多座水电站和南水北调工程调水枢纽,通天河蛇曲景观将遭受“灭顶之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通天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是()
A.地壳持续抬升―平原河流流水凸岸侵蚀、凹岸堆积
B.平原河流凹岸冲刷、凸岸堆积―地壳抬升、流水下切
C.地壳稳定―通天河凹岸冲刷、凸岸堆积、垂直下切
D.通天河河谷地带地壳断裂下陷―流水作用下泥沙堆积
2.通大河段孕育有丰富的水晶内生矿床,图示①②③④地表最有可能捡拾到水晶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通天河段水电站和南水北调工程调水枢纽建设,除给蛇曲景观带来“灭顶之灾”外,带来的影响还有(   )
A.玉树以下河段的泥沙搬运能力明显上升
B.通天河段的水质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
C.玉树下游乌东德等水电站年发电量锐减
D.通天河段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减少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被称作陕西省内“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项目,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经秦岭隧道向北调入渭河,工程全面完工后年调水量15亿立方米左右。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引汉济渭”工程的劣势有(       )
A.水源地可调水量不足B.调水过程中水资源的蒸发损耗大
C.需修筑的隧道长D.水源地污染严重
2.关于“引汉济渭”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解决渭河平原的缺水问题B.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D.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3.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B.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
C.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D.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