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1 . 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汉中市考察期间参观了地处汉江汉中城区段的天汉湿地公园,称赞这是市民的幸福园。他强调,汉江及其支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汇集区和供给地,保护好这一区域的湿地资源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完成下面小题。



1.汉江汉中城区段适宜建湿地公园是因为(     
A.水流缓慢B.宽窄多变C.V型河谷D.陡坎发育
2.汉江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对汉中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改善了汉江的生态环境B.增加洪涝发生频率
C.改善了汉江的通航条件D.促进汉中渔业发展
2024-01-09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第一次检测考试地理试题

2 . 为解决我国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水利部积极协调京津冀三省市从2018开始深入推进华北地区河湖生态朴水。截至2020年底,华北地区累计实施生态补水85.4化立方米,补水河湖周边10公里范围内浅层地下水水位同比平均回升0.18米,深层地下水水位同比平均回升1.36米,有效增加了地下水储量。今年9月27日,随着屈家店枢纽开间,永定河生态补水顺利牵手永定新河入海,永定河865公里河道实现全线通水,这是永定河自1996年以来首次实现连山通海的全线通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下水超采可能会导致(     
A.土壤盐碱化加剧B.增加降水C.地下水盐度降低D.地面下沉
2.华北实施生态补水的水源可能来自(     
①跨流域调水②再生水③人工降雨④海水淡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7-08更新 | 28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鄂北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岗地、河谷小平原过渡带,是湖北有名的“旱包子”。近些年当地生产、生活用水更是频频告急,域外调水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开工的鄂北调水工程,起于丹江口水库清泉沟隧洞,止于大悟县,全线自流输水,全长269公里,隧洞、暗涵等占工程的90%,输水明渠占1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鄂北调水工程建设迫在眉睫的主要原因是(     
A.汉江下游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小,水资源大量剩余
B.城镇化和工农业发展,水资源需求快速增加
C.鄂北降水量很小且变率大,地形又不利于储存水资源
D.鄂北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
2.鄂北调水工程(     
A.可调水量大但水质较差B.施工难度大但工程量小
C.封江口等水库起到供电作用D.投资成本高但运行费用低
3.鄂北调水工程完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促进鄂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B.解决鄂北地区严重的荒漠化问题
C.老河口段年径流量增大D.改善汉江下游生态环境
2023-12-12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一水穿秦岭,天河润关中”2023716日,拥有陕西省“南水北调”工程美誉的“引汉济渭”工程顺利实现通水。图为我国“引汉济渭调水工程示意图”,甲区域承担着向渭河平原调水的任务。完成下面小题。


   
1.与渭河相比,汉江的水文特征是(     
A.流域面积大B.汛期较短C.有凌汛现象D.流量较大
2.引汉济渭可能会使受水区(     
A.彻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B.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
C.降水与气温年较差增大D.水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5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工程I、Ⅱ、Ⅲ为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I、Ⅱ、Ⅲ分别是(     
A.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B.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C.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D.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2.图中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A.起点均为青藏高原,终点均为长江三角洲
B.工程I可能会使珠江三角洲的大气污染加重
C.工程Ⅱ跨越我国三大自然区
D.工程Ⅲ可以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6 . 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起始水源地位于以色列东北部的加利利海(太巴列湖),由输水隧洞将湖水送到调节池,经检测化验、沉沙、灭菌消毒处理,达到饮用水标准后,输入主干管道,引入以色列中南部。输水干线长300Km,年调水量为14亿立方米。北水南调工程输水管线于1953年开工,20世纪80年代末完工,沿途设有多座泵站加压,并吸纳全国主要地表水和地下水源。下图示意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色列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是(     
A.河水外流B.地表蒸发量大C.河流稀少D.降水不足
2.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可能导致南部地区土地(     
A.沙漠化B.盐碱化C.积水渍涝D.生产力降低
3.以色列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最切实可行且条件优越的是(     
A.国外输水B.人工降雨C.海水淡化D.兴修水库

7 . 丹江口水库始建于1973年,2003年起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2005~2013年,大坝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河南省淅川县地处丹江口水库沿岸,石漠化土地面积占26.4%。为配合大坝的加高,该县实施移土培肥工程,即在大坝加高后可能淹没的地区,将耕地表层(20~50厘米)的肥沃土壤剥离,并将剥离的表土转运至周边石漠化坡地,改造和修建梯田10.84万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航运条件B.提升水库水质
C.增加调水水量D.扩大灌溉面积
2.移土培肥工程的实施,可使加高后的丹江口水库(     
A.含沙量较高B.水位较高C.库区较大D.水质较好
3.淅川县境内剥离表土的区域(     
A.海拔较低、坡度较小B.海拔较高、坡度较大
C.海拔较低、坡度较大D.海拔较高、坡度较小

8 . 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图)总长约707公里,清朝以来部分河道长期断流。2022年4月,为了保护和利用好大运河,水利部启动了京津冀鲁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行动,随着山东德州和天津的节制闸分别开启,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补水的水源可能多取自(     
①地下水②黄河水③海水淡化水④南水北调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此次补水前,黄河以北运河沿线地区协同综合治理运河工作的重点应为(     
A.沿岸绿化B.河道清淤C.河道拓宽D.河床硬化
3.此次大运河全线通水会(     
A.实现运河全线通航B.解决沿线缺水问题
C.加剧华北地面沉降D.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2023-05-08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一水穿秦岭,天河润关中”,“引汉济渭”工程被称作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其调水工程包括黄金峡和三河口水利枢纽及秦岭输水隧洞(如图),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年调水15亿立方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汉济渭”可能会使受水区(     
A.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解决B.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
C.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D.局部地区降水与气温年较差加大
2.秦岭输水隧洞的长度最有可能是(     
A.55千米B.98千米C.135千米D.160千米
2023-05-0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10 . “红旗河”是计划沿青藏高原边缘,取沿线各河流河水至我国缺水地区的调水工程(见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调水工程沿线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是阔叶林B.乙地以荒漠景观为主
C.丙地的土壤是水稻土D.丁地处于湿润区
2.推测目前没有实施该工程的原因有:
①成本过高   
②资源量不足   
③易引发国际纠纷   
④需全程提水   
⑤地震活动频发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④⑤D.①③⑤
2019-06-29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