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8 道试题

1 .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火电、天然气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2.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线路短,建成后可自流引水,投资较小。
②南水北调“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③南水北调工程不会对北方地区产生不利影响。
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调水量大,但水质较差,必须加强取水区的保护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 . 针对我国西北干旱缺水问题,有学者提出了“水三线”建设的空间格局与水资源配置方略,即通过建设水量调配重大基础工程,以期跨越“胡焕庸线”、“阳关线”和“奇策线”,支撑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国家安全。下图为中国“水三线”划分的空间范围及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北地区“水三线”划分的主要自然依据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植被
2.与西北“水三线”的战略意义关联性最小的是(     
A.边疆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国家安全线
B.西北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特征分区线
C.西北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优化配置线
D.我国黄河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交通优化线
2023-02-14更新 | 27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3 . 2018年2月11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如下图)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热议。“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工程计划从雅鲁藏布江取水,采取“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红旗河”采取平原开明渠的好处是(     
①减少工程量②运水比较节约③调节沿途气候④减少水污染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面临的最大障碍是(     
A.资金相对欠缺B.技术水平较低C.地质环境复杂D.气候条件恶劣
3.“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会带来(     
A.促进新疆地区农业增产B.加剧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C.加剧调入区荒漠化程度D.运营成本高导致受水地用水成本较高

4 .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从西江干流鲤鱼洲向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广州、东莞、深圳等地的水库输水。该工程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地区时采用地下深埋盾构(地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方式,在地下40米至60米空间建造。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的主要原因(     
A.增加输水量B.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
C.减少对珠江口航运的干扰D.预留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
2.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使东江入海口咸潮加剧②缓解中山等地用水紧张
③合理优化水资源空间分布④为广州等地提供备用水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1-2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蒙古国是东亚唯一的内陆国家,国内气候干旱,水资源严重缺乏。因此蒙古国制订了一个“北水南调”计划,先在蒙古境内的北部边城苏赫巴托附近筑一道10米高的拦水大坝,将色楞格河等河的河水堵截在蒙古境内,使之形成一个巨大的湖泊,然后引至扎门乌德。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蒙古国“北水南调”的原因是(     
A.北部城市人口少,水资源丰富B.南部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
C.北部有贝加尔湖丰富的水资源D.南部工农业发达,水污染严重
2.下列关于蒙古国“北水南调”工程建设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干燥,冬季严寒,施工困难B.地势北高南低,调水可以自流
C.国家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D.有现存河湖可利用,工程量小

6 . 下图为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①和③工程的运输方式,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B.水陆联运C.高压输电D.航空运输
2.④工程可能加重沿途某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其成因是沿途(     
①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有些地区潜水面上升   ②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冬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3.②工程对于区域发展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D.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改善

7 . 塔霍河和塞古拉河是西班牙境内两大河流,塔霍河径流量丰沛,而塞古拉河流域发展农业潜力大,但缺水严重。1969年,西班牙开始实施塔霍河调水工程,建设了总长286km的输水通道,穿过山岭和多个河谷,历时6年完成,投资3亿美元将塔霍河源头70%的水量调往塞古拉河流域。西班牙的人口密度较低,大部分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的大城市。下图示意西班牙水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塞古拉河流域缺水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用水需求量大B.地处背风坡
C.人口多城市密集D.夏季降水少
2.塔霍河调水工程最大的难题是(     
A.水源泥沙含量大B.需逐级提水
C.沿线水污染严重D.投入资金多
3.塔霍河调水工程使得该河入海口处(     
A.入海径流量稳定B.海水不易倒灌
C.土壤出现盐渍化D.水生生物繁盛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最大优点是(     
①节省工程建设投资②充分利用地势条件自流调水,降低运行过程中的能耗
③充分利用丹江口水库优质而丰富的水源④沿途人口、城市密集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9 . 读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土地和耕地面积大②人口少③水资源利用率高④水资源总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线方案全部调水线路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B.东、中、西线调水线路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西线方案的调水线路与西气东输线路大致相同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缺水的问题
2022-12-19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北京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为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北京建立了庞杂的供水渠道。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截至2018年底,丹江口水库已为北京累计供水40亿m3。下图示意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东线工程相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A.可调水量大,水质好B.可调水量大,水质差
C.可调水量小,水质好D.可调水量小,水质差
2.接受调水后,北京受水地区(     
A.地表径流减少B.地面沉降加剧C.用水更加紧张D.地下水得到回补
2022-12-08更新 | 242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