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8 道试题

1 . 截至到2021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约494亿立方米,其中中线工程累计调水超441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下图示意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线路。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因素中,对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调水量差异影响最大的是(     
A.调入地需求B.水源地水量C.水源地水质D.输水距离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对汉江流域的影响有(     
A.减轻汉江上游洪涝灾害B.促进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
C.改善汉江下游航运条件D.加剧汉江下游土壤盐碱化
2024-02-06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 .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利用丹江口水库丰富优质的水资源,出现了一种新的调水方式——丹江口水库的水源搭上北煤南运列车的返程空车,运至陕西、山西、内蒙古等沿线缺水城市。2023125日,丹水北运列车首发,满载着100个集装箱共2150吨丹江水,驶向内蒙古鄂尔多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丹水北运”选择铁路运输的主要原因是(     
A.充分利用铁路运力B.运量大且成本低
C.能够保障水质安全D.方便为沿线供水
2.“丹水北运”利于沿线缺水城市(     
A.缓解河湖水污染B.减轻土壤盐碱化
C.提供生活饮用水D.发展水产养殖业

3 . 截止到20231218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河北段全面通水已满9年。9年来,河北境内长达596千米的南水北调中线累计向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雄安新区等供水192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5100多万。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以来,为河北省受水区带来的主要有(     
①地下水回灌用水②生态补水
③城乡生活和工业用水④农业灌溉用水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在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首先应当(     
A.提高用水价格,减少工业用水B.保护生态环境,营造优美景色
C.健全节水制度,加强节水管理D.集中处理污水,实现循环利用

4 . 为统筹区域内水资源,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工程,将北方较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南方。死海是该地区最大的湖泊,生活在死海岸边的人们发现这里的沙漠常弥漫着大雾。下图为“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工程的影响是(     
A.缓解死海水域面积萎缩B.增加输入地区洪涝风险
C.增加该国水资源的总量D.促进南部国土资源开发
2.死海沿岸沙漠地区弥漫着大雾的成因是(     
A.地形逆温B.辐射逆温C.平流逆温D.锋面逆温
2024-01-26更新 | 38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地理

5 . 2023年“引汉济渭”工程先期通水,实现了长江和黄河在关中大地成功“握手”。它是人类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施工难度世界罕见。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甲地较同纬度其他地区水热条件更好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土壤C.水源D.太阳辐射
2.采用隧道洞穿秦岭引水的优势是(     
A.降低线路的建设成本B.减少途中水分损耗
C.补给沿线地区地下水D.增加沿途湿地面积
3.引汉济渭工程通水后,渭河流域可(     
A.全部改种水稻B.解决土地盐碱化问题
C.缓解争水矛盾D.增加水电站装机容量
2024-01-24更新 | 25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6 . 福建“北水南调”工程以引用大樟溪水源为主,从闽江竹岐水源点建抽水泵站引水补充,向福清、平潭、长乐等地输水。如图示意福建“北水南调”线路。完成下题。

关于福建“北水南调”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北高南低,全程可以自流引水
B.闽江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C.沿线多水库、河流,水源比较稳定
D.主要经过武夷山区,工程造价高

7 . 甘肃中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地表储水条件差,水资源极度贫乏。为了缓解区域缺水问题,国家在黄河支流洮河上兴建水利枢纽工程,实施跨区域调水。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等方式,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该工程于20219月全线通水,极大缓解了当地513县(区)用水短缺,600多万群众受益。下图示意该调水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工程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的主要原因是(     
A.运输成本较低B.沿途环境污染严重
C.沿途地形复杂D.沿途蒸发量大
2.该工程输水后,调水区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河流水污染加重②生物多样性受威胁
③荒漠化面积扩大④径流年际变化减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5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8 . 秘鲁全国平均降水量1691毫米,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为此秘鲁实施了“东水西调”工程。下图示意秘鲁“东水西调”工程部分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秘鲁“东水西调”工程建设难度较大,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候闷热潮湿B.科技水平较低
C.建设资金缺乏D.地质条件复杂
2.秘鲁“东水西调”工程可能会对利马带来的影响是(     
A.缓解城市地面的沉降B.沿海地区渔获量增加
C.城市的等级不断提升D.降水量得到明显增加

9 . 敦煌市年均降水量39.9mm,年均蒸发量高达2400mm,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敦煌市依靠党河的哺育成为“戈壁绿洲”。“引哈济党”工程从大哈尔腾河调水到党河水库,工程区横跨党河流域和大哈尔腾河流域的分水岭——党河南山。下图示意“引哈济党”工程三种调水线路设计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哈济党”调水工程的调入水源主要源自(     
A.冰雪融水B.冬季降水
C.地下水D.大苏干湖
2.与调水方案①②相比,方案③的主要优势是(     
A.水资源利用率高B.地质构造较稳定
C.工程建设难度小D.基础设施较完善
3.实施“引哈济党”调水工程对调入地区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土壤盐碱化问题加剧B.地面沉降问题得以解决
C.党河的通航能力提升D.地质灾害的发生率下降

10 . “引大济湟”是从湟水最大支流大通河引水,穿越达坂山进入湟水流域的调水工程。该工程由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出口明渠三部分组成。第一期工程于2018年8月24日开通调水。图示意“引大济”引水线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通河是湟水的支流,但仍从大通河调水的主要原因是(     
A.湟水冰川融水少,水量少B.大通河受人类干扰少,水质好
C.地势北高南低,可自流引水D.湟水谷地人口多,需水量大
2.“引大济湟”工程对湟水流域的生态影响有(     
①水土流失加剧②促进地下水发育③提高农业产量④可能加重土壤盐碱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11-20更新 | 483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