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下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汽车企业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工业城发育程度较低B.汽车产业配套能力要求高
C.汽车工业不易形成工业集聚D.汽车工业属资源密集型工业
2.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A.拓展市场B.升级技术C.扩大规模D.提高利润
3.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零部件的(     
A.进口量增多B.出口量增多C.销售量增多D.生产量增多

2 . 《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在京津冀地区搭建四类合作平台(下图),引导相关创新资源和转移产业集中发展。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的区位比较优势是(     
A.京张坝上蔬菜生产基地——人口城市密集B.白沟新城京南商贸城——高新技术发达
C.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高等院校云集D.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基础较好
2.河北省通过合作平台协调发展,可以(     
A.实现第一产业主导,为京津提供农产品B.改变劳动力就业分布,人口向京津集聚
C.实现区域产业分工,加强区际间的合作D.加快城镇化的进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2022-01-14更新 | 755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综合试卷(一)地理试题

3 . 纺织产业是产业转移的先导产业,要从中国国情出发,认识和把握好正在开展的新一轮产业转移:在新常态下加速转移,在新战略下推动产业转移,在新理念下引领产业转移。而当前,新一轮全球纺织产业转移呈现“低端与高端”双向转移特征,中国纺织产业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高端纺织产业主要转向(     
A.欧洲和北美洲B.大洋洲和拉丁美洲
C.非洲和大洋洲D.北美洲和拉丁美洲
2.从纺织业原料配套条件考虑,低端产业最适宜转入(     
A.新疆B.四川C.河南D.吉林
3.解决我国纺织产业“高不成、低不就”困境应加强(     
A.政策支持B.智能制造C.交通拓展D.人口回流
2021-11-08更新 | 62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艺术班)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制鞋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70年代,由于日资的投入,韩国制鞋业迅速崛起,与世界著名品牌进行技术合作,成为全球制鞋生产链中的一环,1990年产品出口居世界第2位。21世纪初,韩国制鞋业逐渐迁往亚洲的其他地区。2009年,与东南亚、南亚相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并非最低,但迁往中国东南沿海的制鞋业却远远多于其他国家。表1示意韩国制鞋业的出口额和工人数量变化,图示意制鞋业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图。

年份197019902002
出额((亿美元)0.5435.7
工人数量(万人)2l83

(1)说明20世纪70年代,韩国制鞋业迅速崛起的主要条件。
(2)指出韩国制鞋企业在全球生产链中主要从事的生产环节,并简述这种分工对韩国制鞋业后期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3)与东南亚、南亚相比,阐述中国东南沿海吸引更多制鞋业转移的原因。
(4)借鉴韩国制鞋业发展的教训,为中国制鞋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1-10-13更新 | 205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匈牙利曾是欧洲传统客车制造重地,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参与国家,在欧盟国家中经济水平相对较低。B公司为我国电动汽车企业,生产的纯电动大巴达到严苛的欧洲标准。2017年该公司在匈牙利兴建欧洲第一座新能源纯电动大巴制造工厂,核心零部件和少数员工来自中国。产品销往匈牙利及欧洲各国,单辆售价约400万人民币。B公司在匈牙利的工厂成为中匈两国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示范项目。



(1)与中国相比,推测B公司纯电动大巴在欧洲更畅销的原因。
(2)分析B公司将首座欧洲工厂设在匈牙利的原因。
(3)分别阐述B公司在匈牙利的工厂项目对中匈两国的有利影响。

6 . 色纺纱,即先染后纺,比传统工艺更加节水节能,污染较小,还能最大程度地控制色差,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中高档服饰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好的市场前景。Q公司是我国最大的色纺纱企业。近年来,该公司一方面以深耕多年的新疆为中心布局棉花全产业链,一方面在越南建设新的色纺纱生产基地。下图为"棉花全产业链生产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和传统先纺后染技术生产的纱锭相比,目前色纺纱纱锭(     
A.研发成本更低B.生产成本更高C.纺织产品品质更好D.市场份额更高
2.Q公司在越南建设新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销量B.淘汰落后产能C.降低劳动力成本D.提升技术水平
3.Q公司以新疆为中心布局棉花全产业链的原因不包括(     
A.新疆棉花品质好B.新疆产品研发能力强
C.保障原料和需求稳定D.发展多年产业基础好

7 . 2018年开始,中国就陆续有不少外资企业关厂裁员,并将企业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区,其中又属越南最受资本青睐。这与“中国制造”崛起的初期十分相似,甚至有外媒称越南或将成为中国之后的下一个“世界工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外资企业将工厂转移到越南,主要是为了节约(     
A.运输成本B.研发成本
C.营销成本D.用工成本
2.企业选择转移到越南,对越南的直接影响是(     
A.增加就业机会B.降低产品售价
C.促进产业升级D.改善环境质量
3.某汽车公司在越南建立了整车组装厂,但零部件供应商分散在世界各地,其主要原因是(     
A.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B.带动各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C.整合各地技术优势,降低成本D.为各地提供就业,促进各地经济发展

8 . 当今世界,一场新的制造业竞争已经拉开序幕∶美国力促高端制造业回归、德国倾力打造工业4.0(指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处于爬坡困难期,不少工厂还处于劳动密集型、规模化流水线工业2.0时代,仅有少部分可算踏入工业3.0时代。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东部地区的部分工业从2.0跨越式发展到4.0,给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A.产业转移B.产品滞销C.就业压力减小D.环境污染加重
2.很多专家都在给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开药方",合理的是(     
A.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B.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
C.产品创新,提高附加值D.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
2021-01-13更新 | 156次组卷 | 20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印度国内较早实现开放的地区之一——古吉拉特邦,位于印度西部,邦内重要的经济支柱是工业制造。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著名企业纷纷在萨纳恩德工业区建厂。下图为古吉拉特邦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适合古吉拉特邦引进的资源密集型产业是(     
A.服装生产业B.石油化工业C.木材加工业D.有色冶金业
2.外国企业纷纷集聚在萨纳恩德工业区建厂,其主要目的是(     
A.便于企业间协作交流B.提升本地品牌知名度
C.降低生产原料的运费D.共用工业区基础设施
3.若我国某家电企业也到该地设厂,对该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A.促进当地工业化进程B.增大当地就业压力
C.促进当地技术创新D.实现本地产业转移

10 . 据报道,苹果手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由2018年的8.7%降为2019年的7.5%。苹果手机最大的生产基地在中国大陆。近年,美国积极推行“制造业回归”政策,部分企业开始从世界各国迁回本土,重新在本土启动制造业生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面临国产手机竞争B.在中国的产量下降
C.售后服务质量较低D.个人信息泄露严重
2.中国承接美国手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经济发达B.科研水平高C.劳动力廉价D.基础设施完善
3.美国积极推行“制造业回归”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人均GDP不断下降B.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
C.国内贸易赤字不断下跌D.国内失业率不断攀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