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3 道试题

1 . 我国地域辽阔,有绚丽多姿的自然环境,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许多旅游资源在审美、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价值突出,被认定为世界遗产。下图为我国四处世界遗产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处景观中,属于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四处景观中,能体现旅游资源可创造性特点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关于图中③景观,杜甫有诗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因为(     
①选择了合适的登山路线②泰山海拔高③泰山周围地势低平④选择了合适的观赏位置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2021-05-0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家乡研学的过程中,被山地呈现的美景震撼了,从山麓到山顶,不同的海拔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就像是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该山体景观色彩变化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理兴趣小组能够欣赏到如此美景,要做到(     
A.乘船观赏B.置身其中C.发挥想象D.登高俯瞰
2.请你推断,他们出游的季节及他们的家乡,最可能在(     
A.春季 华北地区B.夏季 西北地区C.秋季 西南地区D.冬季 东北地区
2021-05-07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日本某座具有近千年历史的海滨小城示意图。某游客从M处前往①附近的旅游景点,全程只选择一种交通工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市中心的可能位于(     
A.①B.②C.③D.④
2.综合考虑旅游观光体验和路程,该游客宜选取的交通工具有(     
①电车②大巴③自行车④飞机
A.①或②B.③或④C.②或④D.①或③
2021-04-24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我国四处旅游景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四处旅游景观中,均能体现动态美的是(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观赏图中景观(     
A.①—特定角度,雪后最佳B.②—高处俯视,清晨最佳
C.③—适当距离,春季最佳D.④—置身其中,冬季最佳
3.图中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气温年较差大,水汽冷凝形成B.②——岩浆岩出露地表,风化侵蚀形成
C.③——淡水鱼类丰富,食物来源充足D.④——地质条件复杂,流水沉积形成

5 . 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温度低于零度但尚未凝固)冻结于物体表面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雾凇发生时,树木如玉树琼枝,堪称人间奇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雾凇发生时的天气大多(     
A.昼夜温差大B.风力强劲C.阴雨连连D.云雾笼罩
2.我国雾凇出现频率较高的地区是(     
①东北河湖沿岸   ②西北干旱地区   ③华南湿润地区   ④南方高山地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观赏雾凇的最佳时段应为(     
A.日出前后B.正午时分C.正午过后D.日落前后

6 . 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观赏位置由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在欣赏景观时要选择一个(     
A.最佳时间B.最佳位置C.最佳距离D.最佳天气
2.对下列景点和观赏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A.一线天—俯瞰B.庐山—远眺C.神女峰—置身之中D.洞庭湖—近水观赏
3.欣赏黄果树瀑布的最佳方法是(     
A.适当距离仰视B.远眺可得C.乘船观赏D.高处俯视
2021-02-03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每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北京进入银杏观赏季。漫步在银杏大道,微风过处,耳边是“沙沙的天籁之音”,眼前落叶翻飞舞动,脚下阳光斑驳的金色大道伸向远方。下图为北京某处银杏大道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景观与上述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相同的是(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银杏落叶景观(     
A.季相变化明显,树木高大、喜阴B.体现了植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C.植被属于亚热带、温带常绿阔叶林D.是当地地貌、土壤综合作用的结果
2021-01-25更新 | 3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有一位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让我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最可能的节气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2.如果该游客要游览武陵源群峰,应选择的欣赏方式为(     
A.适当的距离仰视B.身临群峰之间欣赏C.远眺俯瞰D.置身其中

9 . 下图为日本某座具有近千年历史的海滨小城示意图。某游客从M处前往①附近的旅游景点,全程只选择一种交通工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市中心最可能位于(     
A.①B.②C.③D.④
2.综合考虑旅游观光体验和路程,该游客宜选取的交通工具有(     
①电车②大巴③自行车④飞机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3.该城市旅游项目与季节最匹配的是(     
A.冬季—市区广场戏雪B.夏季—海滨栈道观光
C.秋季—欣赏成熟麦田D.春季—街头巷尾赏樱花
2021-02-19更新 | 481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考试地理试题

10 . 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分别描述了庐山和泰山两大风景名胜区的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游客登上泰山之巅,有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因为(     
①选择了合适的登山路线                  ②在特定气象条件下观赏的感受
③泰山周围是地势低平的平原               ④选择了合适的观赏位置,以情观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欣赏旅游景观要(     
A.把握观赏时机B.选择观赏位置C.抓住景观特点D.移情于景
3.庐山和泰山作为旅游资源,在构造上其共同成因是(     
A.地壳运动形成的断块山B.火山喷发而成
C.板块挤压形成的褶皱D.由沉积作用形成
2021-02-10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