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反映了大自然的(          
①色彩美
②动态美
③朦胧美
④形象美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 .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 475 m)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 767 m)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称为“石海”一段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如图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     )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
2.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
A.落叶阔叶林之下B.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
C.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D.高山灌丛草甸之上
3 . 钱塘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每年来这里观潮的游客很多,但经常发生游客被卷入水中的事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欣赏钱塘江大潮宜
A.选择合适的位置B.选择观察时机
C.抓住景观特点D.以情观景
2.钱塘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与钱塘江潮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河口形状B.夏季风
C.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D.地转偏向力

4 .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游览长江三峡的望夫石时写下的。


回答下列各题
1.对望夫石的观赏应注意(          
A.置身其中B.特定位置观赏C.至高点俯瞰D.适当位置仰观
2.诗人在游览景观时,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篇,说明他在旅游景观欣赏时(          
A.领悟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B.达到了以情观景的境界
C.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D.充分了解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3.三峡景区的科学价值在于其是典型的(          
A.断层地貌B.河流峡谷地貌C.峡湾地貌D.喀斯特地貌
5 . 读下面四幅旅游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问题。

1.上面四幅图片,需要选择特定观赏角度才能获得最为形象逼真效果的
A.aB.bC.cD.d
2.形成d景观主要的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B.地壳运动C.侵蚀作用D.搬运作用

6 . 2017 年,网上流传这样一张照片:公路的一侧是暖黄色的水杉林,另一侧是深绿色的柳杉林。水杉属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多生于河流两旁、湿润山坡及沟谷中。柳杉是常绿乔木,喜欢温暖湿润、云雾弥漫、夏季较凉爽的山区气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忌积水。下图为某公路两侧水杉林和柳杉林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观赏图示美景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图中美景最可能出现在
A.重庆B.上海C.北京D.乌鲁木齐
2019-03-2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贵州梵净山,屹立在中国西南喀斯特高原中,是中国武陵山脉的主峰(2493米)----一块地质年龄超过10亿年的巨大非喀斯特山体。这让它和自己身边的环境不同,具有了独特的地质地理条件,也发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类型。梵净山有64种植物和38种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的易危、濒危或极危级别,如黔金丝猴、大鲵等。2018年7月2日,在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梵净山满足了世界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标准和完整性要求,展现和保存了中亚热带孤岛山岳生态系统和显著的生物多样性。


读“贵州省旅游景点分布图”,回答下面各题。

1.梵净山景区内的自然旅游资源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凤凰山     杜鹃花丛B.观音阁     白云寺
C.剪刀峡     蘑菇石D.黑湾河     太子石
2.欣赏梵净山景区的旅游资源,要取得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是
A.黑湾河---雨过天晴时B.蘑菇石---选择特定的角度
C.承恩寺---发挥想象D.杜鹃花丛---远眺俯视
3.梵净山申遗成功,益于
① 提高景区知名度
② 保护景区资源与环境
③ 增加旅游收入
④ 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梵净山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和显著的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
① 独特的岩石地质条件                  ② 纬度较低
③ 山体相对高差大                         ④ 具有丰富的垂直气候带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19-03-2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0-11高二下·河南许昌·期中
8 . 观察下图中的四种自然景观,完成问题。

1.要取得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自左向右依次为(     
A.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时、乘船、仰观
B.远眺、仰观、低临水面、俯瞰
C.选择特定地点、远眺、雨过天晴时、仰观
D.仰观、远眺、乘船、选择特定地点
2.形成第一幅图中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侵蚀、沉积B.溶蚀、搬运
C.搬运、沉积D.风化、侵蚀
2019-02-14更新 | 257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第四高中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二)

9 . 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


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村行》的评论,说法正确的是
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
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
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是由视觉、嗅觉感受到的春天景象;
丁:“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猜想象欣赏。
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
10 . 图是海南省著名的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下题。

该景观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2019-01-30更新 | 1389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半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