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B.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线
C.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D.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2.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①—“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B.②—“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C.③—“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D.④—“黄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2022-08-07更新 | 643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商丘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2 .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和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三个自然区的名称:甲____,乙____,丙____
(2)三大自然区中甲区与丙区的大致界线是____
(3)根据乙区域特征,判断右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含义。①____;②____;③____
(4)有关左图中江苏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在东部季风区②以平原为主③都是湿润区④跨亚热带和暖温带⑤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②④⑤
2022-06-19更新 | 17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盛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国风能资源丰富,随着风电装机容量迅速地提高,风电已成为我国继煤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源。但是近年来在全国多个地区出现了“弃风限电”(“弃风限电”是指在风电机组设备状态正常、风况良好的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风电场被迫暂停部分机组发电的现象)的发展困境,甚至一部分学者将风电称为“垃圾电”,而西北地区是“弃风限电”重灾区。与西北地区大规模“弃风限电”相比,从2016年起,我国海上风电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期。下图为我国可利用风能等时数线。

(1)指出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并简析其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试分析西北地区成为“弃风限电”重灾区的原因。
(3)简析我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项目的原因。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南方冬季气候冷湿,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近年来,南方地区是否需要供暖一直是网友争议的热点,集中供暖需要锅炉和输暖管网等大量配套设施。下图为我国集中供暖分界线示意图。

(1)指出我国与集中供暖分界线相接近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的意义。
(2)简述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冷湿的原因。
(3)说出我国南方难以大面积开展集中供暖的理由。

5 . 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50年,我国能源供应将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从而减轻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也将煤炭消耗量降至最低。目前我国已开发的风能和太阳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但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弃风”“弃电现象。近年来,我国风电企业开始由陆入海,进军东部沿海地区。读我国陆地与海上风速剖面比较图(图1)和海上风电景观图(图2),回答下面小题。

1.目前,限制西部地区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发展的瓶颈主要为(     
A.能源的季节分配不均B.占用土地资源面积大
C.大规模发展资金有限D.大规模储电技术缺乏
2.与西部地区相比,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发风能资源的优势主要表现为(     
A.近地表风向更加稳定B.设备运行后效益更高
C.设备的投入成本更低D.对生态环境破坏更小
3.目前我国海上风电的建设主要集中在浅海,采用的都是固定式基础,即在海底打一个地基,以固定风车。这种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方式对附近海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为(     
A.海区生物多样性增加B.影响海上交通运输业
C.为鸟类提供更多栖息地D.改善海滨区海水水质

6 . 我市某校一地理研学小组沿图中虚线从①地到⑨地进行地理研学活动(图中实线为经纬线)。经过的主要城市有①—包头、④—成都、⑤—理塘、⑥—攀枝花、⑦—昆明、⑧—贵阳、⑨—赣州。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研学成员开展了下列主题考察活动,其目标基本没有实现的是(     
A.②→③:草原森林之旅B.③→④:南北景观之旅
C.④→⑤:农牧文化之旅D.⑦→⑨:特色地貌之旅
2.研学成员对属于资源型城市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⑥D.⑦⑨

7 . 下图为中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与丙的分界线大致是(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水田农业与旱田农业分界线D.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2.对区域特征及成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深居内陆,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B.乙距海远,形成了“高寒”的气候特征
C.丙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D.地形与气候是划分自然区的主要依据

8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A.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
B.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
C.③雨热同期,主要为半湿润区
D.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区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③到④人口密度递增
B.④到⑤的地理环境特征差异小
C.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
D.②到③由以畜牧业为主过渡到以种植业为主
2022-01-01更新 | 796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渭河与汉江的主要区别是(     
A.河流补给类型B.河流结冰期长短C.出现凌汛时间D.河流的主要流向
2.图中山脉与下列地理事物分界线差异明显的是(     
A.主要地形区分界线B.主要气候区分界线
C.主要植被类型分界线D.主要民族分布分界线

10 . 下图为“沿106.5°E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及降水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所在的山脉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该山脉是我国(     
①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②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③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④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⑤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⑤
2.甲山地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     
A.山顶B.北坡海拔2400米附近C.南坡海拔2400米附近D.南坡海拔2400米以下
3.与乙地相比,纬度相近的武汉冬季气温较低,主要是因为武汉(     
A.日照少、太阳辐射较少B.受东南季风的影响较小
C.受西北季风的影响较大D.植被、水域等面积较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