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2-13高二上·河南濮阳·期末
名校
1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读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水平B.生活特点C.发展方向D.发展条件
2019-09-18更新 | 51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1-2012学年河南省濮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2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地与 B 地降水量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大气环流B.地形地势C.下垫面性质D.海陆位置
2.有关图中Ⅰ区和Ⅱ区的正确叙述是 (     )
①Ⅰ区的主要自然植被是温带荒漠草原       ②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③Ⅱ区的主要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④Ⅱ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河流洪涝和污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关于年等降水量线的正确叙述是 (       )
A.年等降水量线①的数值为 800 毫米
B.年等降水量线②的数值为 800 毫米
C.年等降水量线③的数值为 800 毫米
D.年等降水量线②与我国 1 月平均气温的 0℃等温线大致吻合
3 . 读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2.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地理事物的变化正确的是(       
A.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地势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C.干旱、水土流失、台风
D.青稞、小麦、水稻
9-10高二下·吉林延边·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沿 106.5°E 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②地形区为(       )
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C.渭河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2.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3.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C.为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5 .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所示,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著差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
A.梅雨锋南北摆动B.夏季风势力强
C.地形平坦开阔D.受沿岸洋流影响
2.在分界带中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
A.京剧B.豫剧C.秦腔D.川剧
6 .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下列题。

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2.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2019-06-12更新 | 1014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省郑州一中网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7 .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明确了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下图为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小题。

1.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       
A.地势第三阶梯B.东部季风区
C.内流区D.东部经济地带
2.有关精准扶贫措施合理的是(       
A.大兴安岭南麓山区打造商品粮基地
B.罗霄山区防治土地盐渍化
C.西藏自治区发展灌溉农业
D.六盘山可实施生态移民
2019-04-30更新 | 1205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联考地理试题
8 .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两地之间的山脉是
A.贺兰山B.阴山C.大巴山D.秦岭
2.关于①②两地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是草原,②地是森林
B.①地是半干旱地区,②地是半湿润地区
C.①地是落叶阔叶林,②地是常绿阔叶林
D.①地是中温带,②地是暖温带

9 .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及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
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2019-04-05更新 | 2856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5届河南偃师市高中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10 . 读下图,我国某区域图,阴影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过渡地带。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阴影与我国的哪条地理分界线基本相符合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B.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C.400 mm年降水量线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2.图中乙处目前生态问题最突出表现为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
C.土地盐碱化D.土壤酸化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