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与B、C的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农耕区与牧区分界线B.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
C.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D.400mm加年等降水量线
2.D区域(     
A.长夏无冬B.冬季冷凉C.春秋季短D.冬长夏短
2022-08-0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新高三上学期摸底大联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国风能资源丰富,随着风电装机容量迅速地提高,风电已成为我国继煤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源。但是近年来在全国多个地区出现了“弃风限电”(“弃风限电”是指在风电机组设备状态正常、风况良好的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风电场被迫暂停部分机组发电的现象)的发展困境,甚至一部分学者将风电称为“垃圾电”,而西北地区是“弃风限电”重灾区。与西北地区大规模“弃风限电”相比,从2016年起,我国海上风电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期。下图为我国可利用风能等时数线。

(1)指出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并简析其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试分析西北地区成为“弃风限电”重灾区的原因。
(3)简析我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项目的原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南方冬季气候冷湿,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近年来,南方地区是否需要供暖一直是网友争议的热点,集中供暖需要锅炉和输暖管网等大量配套设施。下图为我国集中供暖分界线示意图。

(1)指出我国与集中供暖分界线相接近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的意义。
(2)简述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冷湿的原因。
(3)说出我国南方难以大面积开展集中供暖的理由。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按照相态,降水可分为:降雪、降雨、雨夹雪等。相对于降雨而言,降雪变化具有不确定性,且对气温变暖响应更敏感。秦岭位于我国中东部,是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气候呈现典型的过渡性,属于常年多雪带。下表为1970~2018年秦岭南北冷季(11月~次年5月)降雪变化特征描述统计表。

指标区域1970~2000年1980~2010年1990~2018年1970~2018年
均值/mm关中平原18.118.117.117.8
秦岭南坡20.118.917.018.3
汉江谷地12.812.510.811.8
趋势/(mm/10a)关中平原-0.871.60-0.58-0.55
秦岭南坡0.36-2.08-2.42-1.23
汉江谷地0.42-1.77-0.60-0.63
(1)指出1970~2018年秦岭南北冷季降雪的时空变化特征。
(2)说明秦岭气候呈现典型过渡性的具体体现。
(3)分析秦岭属于常年多雪带的原因。
(4)简述秦岭冷季降雪年际变化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2022-04-13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5 . 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50年,我国能源供应将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从而减轻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也将煤炭消耗量降至最低。目前我国已开发的风能和太阳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但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弃风”“弃电现象。近年来,我国风电企业开始由陆入海,进军东部沿海地区。读我国陆地与海上风速剖面比较图(图1)和海上风电景观图(图2),回答下面小题。

1.目前,限制西部地区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发展的瓶颈主要为(     
A.能源的季节分配不均B.占用土地资源面积大
C.大规模发展资金有限D.大规模储电技术缺乏
2.与西部地区相比,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发风能资源的优势主要表现为(     
A.近地表风向更加稳定B.设备运行后效益更高
C.设备的投入成本更低D.对生态环境破坏更小
3.目前我国海上风电的建设主要集中在浅海,采用的都是固定式基础,即在海底打一个地基,以固定风车。这种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方式对附近海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为(     
A.海区生物多样性增加B.影响海上交通运输业
C.为鸟类提供更多栖息地D.改善海滨区海水水质

6 .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完成问题。

1.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气候
C.水文和生物D.土壤和地形
2.关于三大自然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之间主要表现为纬度差异
B.甲内部主要是东西方向的差异
C.乙内部仅是东北向西南的差异
D.丙自然区与季风区的范围一致

7 . 我市某校一地理研学小组沿图中虚线从①地到⑨地进行地理研学活动(图中实线为经纬线)。经过的主要城市有①—包头、④—成都、⑤—理塘、⑥—攀枝花、⑦—昆明、⑧—贵阳、⑨—赣州。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研学成员开展了下列主题考察活动,其目标基本没有实现的是(     
A.②→③:草原森林之旅B.③→④:南北景观之旅
C.④→⑤:农牧文化之旅D.⑦→⑨:特色地貌之旅
2.研学成员对属于资源型城市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⑥D.⑦⑨

8 .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把中国首先分成东部和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下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这位德国教授划分图中四块区域最主要的依据是(     
A.地形地势B.气候类型C.植被类别D.自然景观
2.“银色中国”主要指的是图中四大区域中的(     
A.①区域B.②区域C.③区域D.④区域
3.受自然环境差异的影响,各区域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各不相同,四大区域与制约其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热量不足B.“金色中国”—地形崎岖
C.“绿色中国”—旱涝灾害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

9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A.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
B.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
C.③雨热同期,主要为半湿润区
D.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区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③到④人口密度递增
B.④到⑤的地理环境特征差异小
C.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
D.②到③由以畜牧业为主过渡到以种植业为主
2022-01-01更新 | 796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渭河与汉江的主要区别是(     
A.河流补给类型B.河流结冰期长短C.出现凌汛时间D.河流的主要流向
2.图中山脉与下列地理事物分界线差异明显的是(     
A.主要地形区分界线B.主要气候区分界线
C.主要植被类型分界线D.主要民族分布分界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