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鲔鱼,俗称黑黯鲳,中文学名北方蓝鳍金枪鱼或北方蓝鳍吞拿鱼。黑鲔鱼体型巨大、生长缓慢,7年以上才能产卵,寿命可达30年。黑鲔鱼活动范围极大,每年4~6月,鱼群汇集于台湾岛东南部海域产卵。黑鲔鱼因鱼腥味重、易腐烂,早期很少有人食用。1840年左右,日本人发现黑鲔鱼脂肪含量高、入口即化,尤其在产卵期时口感更佳,由此开发出多种鱼制品,日本也成为世界主要的黑鲔鱼消费市场。台湾小琉球岛人多地少,20世纪90年代,该岛黑鲔鱼捕捞业快速发展。目前小琉球岛附近海域野生黑鲔鱼数量急剧减少,人工海洋养殖业逐渐兴起,但养殖过程困难重重。下图为黑鲔鱼生长分布示意图。

(1)指出图示海域黑鲔鱼早期数量多的自然原因。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台湾小琉球岛大力发展黑鲔鱼捕捞业的原因。
(3)人工养殖黑鲔鱼的过程困难重重,试说明理由。
2 . 福建海坛岛面积274.3平方千米,人口约41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A.高大、屋顶尖、窗大B.低矮、屋顶缓、窗大
C.高大、屋顶尖、窗小D.低矮、屋顶缓、窗小
2022-06-1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位于东海南部,西依台湾海峡,东濒太平洋。岛形狭长,地形复杂,台湾山脉纵贯南北,海拔3500米以上山峰有30余座。河流多险滩瀑布,富水力资源,不宜通航。图9示意台湾岛地形、河流及周边板块分布。


(1)描述台湾岛的地形特征。
(2)在图中黑色线段上绘制箭头表示菲律宾海板块的移动方向,并从板块运动角度解释台湾山脉的成因。
(3)说明台湾山脉对其东西两侧河流流向和流程的影响。

4 . 下面四幅照片是台湾省四种原生树木的树叶照片,这四种树木的天然分布具有明显空间差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能够指示台湾山地高寒环境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导致台湾省这四种树木分布具有明显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海拔B.坡度C.纬度D.雨量
2020-01-17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为台湾岛1月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台湾岛1月盛行风向及主要降水类型分别是(     
A.西北风、锋面雨B.东南风、锋面雨
C.西南风、地形雨D.东北风、地形雨
2.1月,在台湾岛可以看到的景象是(     
A.西南沿海地区盐田成片B.东北沿海地区白雪皑皑
C.西北沿海地区草木枯黄D.东部沿海地区小麦播种
6 .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省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台湾省发展出口加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矿产资源丰富B.森林资源丰富C.海岛多港口D.岛内环境优美
2021-10-28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9-10高二下·浙江宁波·期中
名校

7 . 读台湾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甲图),沿北回归线某要素变化图(乙图)及我国部分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图(丙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甲图中台湾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的原因主要是(  )
A.洋流、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天气状况
C.地形、信风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移动、台风
2.乙图沿北回归线某要素变化图中,反映光照情况的曲线是(  )
A.①B.②
C.③D.④
3.丙图中台湾海峡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寒流,不易形成降水B.为风的通道,风力强,不易形成降水
C.处在背风地带,雨影区D.处在信风带,降水较少
2020-02-10更新 | 27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0年浙江慈溪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8 . 兰屿面积45平方千米,距台湾台东市约90千米,风景优美,有“世外桃源”之称.岛上丘陵起伏,被火山碎屑岩(介于岩浆岩和沉积岩之间的过渡类型岩石)所覆盖。兰屿四周海岸深受波浪侵蚀,形成许多特殊海蚀地形景观,遍布天然岩穴与奇石怪崖,著名的有军舰岩、坦克岩、玉女岩、双狮岩、龙头岩及情人洞等。


下图是“兰屿岛位置示意图及岛上传统民居‘地下屋’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成因上看,兰屿形成于
A.海洋地壳隆起抬升B.板块碰撞挤压隆起
C.火山活动D.大陆板块断裂分离
2.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着人类的聚落形态.岛上的“地下屋”深埋地下主要是为了避免
A.被大雨冲毁B.被大风摧毁
C.强阳光照射D.野兽入侵
3.兰屿对外交通依靠船和飞机,但气候恶劣时,两者皆不能运营,居民有时得困守孤岛七八天。飞兰屿的机长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其原因可能是
A.飞行危险来源于兰屿上空的大气运动B.飞行危险来源于兰屿面积狭小
C.飞行危险仅指的是冬季风的影响D.飞行危险仅指的是台风的影响
9 . 关于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的自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①东临太平洋,北回归线穿过中部偏南②东北部沿海降水少,日照足
③山地、平原各占一半④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多地震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4-2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020-2021学年高二4月考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凤梨原产于南美洲热带高温干旱地区,在年平均24-27℃生长最适宜,耐旱性强,在生长发育期仍需一定的水分,但雨水过多,土壤湿度大,会使根系腐烂,目前在我国台湾也有大规模种植。

材料二:兰屿岛位于台湾岛东南方的太平洋上,全年高温多雨,为适应环境,岛上的原住民创造性的营造了一种“地窖式”民居。房屋一般位于地面以下1.5m-2m,屋顶用茅草覆盖,屋背仅高出地面0.5米左右,见右图。

材料三:台湾海峡地区略图(见左图)。



(1)判断题(填“正确或错误”)
a.台湾海峡属于中国的专属经济区。(     )
b.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西北部。(     )
c.台湾岛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
d.台湾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夏秋季。(     )
(2)台湾岛内的铁路呈______状分布,影响其布局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
(3)导致台湾岛也能大规模种植凤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从地形上看,台湾凤梨种植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其目的是便于____
(4)评价兰屿岛上“地窖式”民居的优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