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1 . 胞内Na+区隔化是植物抵御盐胁迫的途径之一,液泡膜上H+-焦磷酸酶能利用水解焦磷酸释放的能量将H+运进液泡,建立液泡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该浓度梯度能驱动液泡膜上的转运蛋白M将H+运出液泡,同时将Na+由细胞质基质运进液泡,实现Na+区隔化。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液泡中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中
B.H+-焦磷酸酶及转运蛋白M均具有转运功能
C.细胞质基质中的Na+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液泡
D.低温低氧条件下上述Na+转运过程不受影响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2 . 外泌体是机体内大多数细胞能够分泌的一种微小膜泡,具有脂质双层膜,广泛分布于体液中,可通过其携带的蛋白质、核酸、脂类等物质调节靶细胞的代谢活动,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细胞间信息传递系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外泌体膜蛋白与靶细胞膜蛋白结合,是完成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前提
B.外泌体膜可与靶细胞膜直接融合,释放其所含的蛋白质、核酸、脂类等物质
C.外泌体的功能取决于来源的细胞类型,分泌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细胞的生理状况
D.来源于肿瘤细胞的外泌体,能通过信息传递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与生长
2021-03-18更新 | 5676次组卷 | 2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银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请分析下面表格中的内容,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组别实验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
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苏丹Ⅲ染液、50%酒精溶液脂肪的检测和鉴定
B鸡蛋清试剂蛋白质的检测和鉴定
C马铃薯碘液淀粉的检测和鉴定
(1)A 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 _________,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可以观察到被染成 _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2)B 组实验中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该试剂的使用方法是        _____
(3)炸薯条是常见的快餐食品。马铃薯富含淀粉,若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油炸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 为准确检测还原糖含量, 研究人员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马铃薯提取液,如下表所示:
方法提取液颜色提取液澄清度还原糖没出程度
1浅红褐色不澄清不充分
2深红褐色澄清充分
3浅黄色澄清充分
请回答问题:
①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葡萄糖等还原糖,这些还原糖能与 _________试剂发生反应,生成 _________,需要________条件。
②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 _________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下图是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而设计的实验装置,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不考虑物理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如果装置甲中液滴左移,装置乙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 能进行无氧呼吸
B.如果装置甲中液滴左移,装置乙中液滴不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C.如果装置甲中液滴不移,装置乙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了无氧呼吸
D.实验中,装置甲中的液滴移动的量可以代表酵母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
5 . 研究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初始序列为信号序列,当它露出核糖体后,在信号识别颗粒的引导下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接触,信号序列穿过内质网的膜后,蛋白质合成继续,并在内质网腔中将信号序列切除。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重新进入细胞质。基于以上事实的推测,正确的是(       
A.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都是分泌蛋白
C.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可追踪上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D.控制信号序列合成的基因片段发生突变可能不会影响该蛋白的继续合成
2020-06-02更新 | 4519次组卷 | 33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银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