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1 . 下图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将其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关于脂质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溶性的药物被包在①处
B.脂质体中磷脂分子的排列方向与细胞膜相似
C.②处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
D.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后,会有载体蛋白将药物运入细胞
2 . 如图表示某细胞利用物质R合成、加工、分泌X分泌蛋白的过程,图中a、b、c、d表示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主要由结构d提供能量
B.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实验室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D.结构c的作用是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加工和修饰
3 . 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对细胞有害的物质都不能进入细胞
B.不同类型细胞的膜蛋白种类一定不同
C.系统的边界不一定位于系统的最外层
D.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4 . 人们对细胞膜化学成分与结构的认识经历了很长的过程,在不断修正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有关理论,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有蛋白质、糖类、脂质
B.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就越多
C.人体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壁,完成此过程依靠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能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5 . 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A和B表示两种细胞器。回答下列问题:

(1)欲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_____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一般采用_____法。
(2)能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的是_____(填细胞器名称),它也是细胞内蛋白质等大分子 物质的合成、加工和运输通道。A和B之间不直接相通,通过COPI和COPⅡ运输物 质,B上的KDEL蛋白能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错误转运到B的内质网驻留蛋白,并通过 形成COPI将其运回A并释放,KDEL蛋白与内质网驻留蛋白的结合能力随pH升高 而减弱,据此推测B内KDEL受体蛋白所在区域的pH比A的pH要_____(填 “高”或“低”)。
(3)据图分析,溶酶体起源于_____(填细胞器名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_____,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溶酶体内的pH为5左右,溶酶体内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其分解吞噬的蛋白质,从蛋白质结构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
(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的特点。细胞分泌的蛋白质作用于靶细胞时,会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6 . HIV进入细胞后,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但其能和核膜接触使核膜发生变形、内陷,从而形成包裹住HIV的囊泡,最终在核内释放HIV。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HIV的RNA和细胞核中的RNA均是遗传物质
B.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
C.HIV进入宿主细胞的细胞核依赖核膜的流动性
D.核内的HIV会影响细胞核对细胞代谢的控制
7 . 在众多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中,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模型,下列对该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内,外侧结构具有不对称性
B.蛋白质分子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而磷脂分子是静止的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磷脂含量就越高
8 . 研究人员在酵母菌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测得与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其相关结构关系如图甲所示,有关的生物膜面积变化如图丙所示。

(1)图甲中首先可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填序号)。
(2)能在图甲中④上观察到3H标记表明_____
(3)研究表明,高尔基体膜无论是厚度还是在化学组成上都处于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之间,因此高尔基体具有膜转化功能,在内质网上合成的新膜转移至高尔基体后,经过修饰和加工,形成运输泡与质膜融合,使新形成的膜整合到细胞膜上,此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具有__________。图乙中___曲线代表高尔基体,图丙中___曲线代表高尔基体。
(4)内质网对外界因素的作用(如射线、化学物质、病毒等)非常敏感,粗面内质网(其上附有核糖体)发生的最普遍的病理变化是内质网腔扩大并形成空泡,继而核糖体从内质网膜上脱落,蛋白质合成受阻。下列哪项病症或异常可能与这种病变有关________
①糖尿病 ②白化病 ③缺铁性贫血 ④艾滋病 ⑤地方性甲状腺肿 ⑥线粒体功能丧失 ⑦肌球蛋白不能合成 ⑧侏儒症 ⑨膜蛋白减少
2022-12-2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通义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期中生物试题
9 . I. 现有人的成熟红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肝研磨液等生物材料及相关用具,请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
(1)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上述材料中的___做实验。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___
II.一系列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某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温度对细胞膜流动性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
(2)对照组: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种细胞在37°C下融合并培养,观察发现:融合细胞膜上的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均匀分布所用时间为40min.实验组: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再将两种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两组,让甲组细胞___,让乙组细胞___,观察并记录___
(3)实验预测及分析:

荧光物质均匀分布所用的时间

结果

实验组甲(10℃)

大于40min

等于40min

_____40min

对照组(37℃)

40min

实验组乙(40℃)

小于40min

___40min

_____40min

结论

A.____

B.______

C.升高温度,细胞膜流动性减弱


(4)该实验除通过荧光物质均匀分布所用的时间比较来判断结论外,还可用______来判断。
2022-12-2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10 .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上磷脂分子和绝大多数蛋白质均可运动
B.荧光染料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罗伯特森利用电镜观察提出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是一种静态模型
D.用丙酮提取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全部脂质,在空气—水的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单分子层的面积将是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