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此过程不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具有流动性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物质
2 . 如图,脂质体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将其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脂质体中还可以嵌入不同的蛋白质,合成人工透析膜,可将尿毒症患者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下列关于脂质体和人工透析膜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质体的膜结构便于运送不同的药物
B.药物甲是脂溶性的,药物乙是水溶性的
C.脂质体到达细胞后,可能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
D.人工透析膜发挥作用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2022-12-08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基础版)
3 . 如图是科研人员将药物与单克隆抗体连接形成的抗体-药物偶联物 (ADC) 的示意图,它由抗体、接头和小分子药物三部分组成,能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例如用于治疗乳腺癌的Kadcyla是由阿多曲妥珠单抗和药物美坦新偶联的AD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克隆抗体由杂交瘤细胞以胞吐方式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药物美坦新识别并杀伤乳腺癌细胞体现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C.ADC中接头稳定性偏低会导致药物分子容易脱落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
D.ADC设计需综合考虑抗体选择、药物分子大小及其细胞毒性等问题
2022-11-30更新 | 358次组卷 | 3卷引用: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课后)
4 . 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的发生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过程开始的标志是精子进入次级卵母细胞
B.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顶体反应和卵细胞质膜反应
C.精子的发生是依附在支持细胞上进行的
D.精子细胞质膜与卵子细胞质膜的融合依靠了细胞质膜的结构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关于生物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1959年,罗伯特森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质膜,提出了“单位膜模型”
B.1941年,鲁宾和卡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证实了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C.1970年,科学家利用荧光标记法做了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揭示了细胞质膜的结构特点
D.1996年,韦尔穆特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6 .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细胞结构的病毒不具生物膜系统,而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具有生物膜系统
B.囊泡的出芽和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具有相似性
C.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通过囊泡发生联系,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生物膜使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7 .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下图是囊泡正常运输的局部放大,囊泡运输与S蛋白有关,科学家发现S蛋白异常会使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大量积累,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题意推测S蛋白可能参与囊泡与高尔基体融合
B.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具有一定的结构相似性
C.若细胞货物为胰岛素,则与其加工有关的细胞器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D.囊泡膜上的蛋白A和细胞膜上的蛋白B特异性识别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8 . 由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
B.由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存在细胞识别并需要内部供能
C.Na、K等无机盐离子也可通过此方式运输
D.该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9 . 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有许多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众多的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膜
C.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有些植物细胞不含叶绿体
D.溶酶体吞噬侵入细胞的病原体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10 . 囊泡是真核细胞内的膜性结构,可在细胞内不同具膜细胞器之间进行物质运输,其形成一般包括出芽、锚定和融合等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的囊泡只来源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囊泡的膜含有磷脂、蛋白质等成分
C.囊泡锚定至特定的细胞器,需要生物膜蛋白的相互识别
D.囊泡的出芽和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2023-08-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3.2第2课时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