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1 .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②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 K的吸收   ③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④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⑤吞噬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吞噬病菌
A.①③④B.①③⑤
C.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2 . 下图表示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甲、乙表示物质,①、②、③、④表示跨膜运输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仅与甲的运动性有关
B.甲、乙均具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
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以②方式进行
D.婴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母乳中的抗体以④方式进行
2020-04-1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6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3 . 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图,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消化道上皮细胞表面的①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B.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是Na+通过②进入细胞,此过程不消耗ATP
C.b可表示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
D.将③制成微球体包裹大分子药物送入相应细胞可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4 . 细胞膜能完成各种生理功能与其结构特点密切相关,其结构特点是(       
A.具有选择透过性
B.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两侧蛋白质分子不对称排列
C.蛋白分子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内部,甚至贯穿磷脂双分子层
D.膜物质的运动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020-03-2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利于代谢的进行
B.肝脏细胞中 mRNA 从细胞核被运入线粒体,以指导合成线粒体蛋白质
C.在一定条件下,大鼠的心肌细胞与兔的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发生融合
D.吞噬细胞中溶酶体破裂释放出的各种酸性水解酶在细胞质基质中活性不变
6 .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的“消化车间”
B.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C、H、O、N、P
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由细胞膜的流动性决定的
D.细胞骨架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7 . 如图表示细胞凋亡的过程,其中酶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酶Ⅱ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的水解,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可反映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B.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
C.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时,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酶Ⅰ能切割DNA分子而酶Ⅱ不能,表明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2020-03-05更新 | 218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6届河南漯河高级中学高三模拟测试(三)理综生物卷
8 . 图为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细胞膜表面除糖蛋白外,还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___________
(2)若上图为丽藻的部分细胞膜,则K+浓度Ⅰ_________Ⅱ(填“>”或“<”或“=”)。若该细胞膜是白细胞的一部分,那么它摄入病毒的方式可能是___________
(3)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表面积扩大。对上述实验现象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是探究“水稻吸收SiO44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的实验,请完善:
①实验步骤:
A.取若干生长发育良好且相同的水稻幼苗,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放入适宜浓度含有SiO44的完全培养液中;
B.甲组给予正常的细胞呼吸条件,乙组抑制细胞的有氧呼吸;
C.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根系对SiO44的吸收速率。
②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
A.若乙组植株对SiO44的吸收速率____________甲组(填“>”或“<”或“=”),则说明水稻从培养液中吸收SiO44的方式是被动运输;
B.若乙组植株对SiO44的吸收速率____________甲组(填“>”或“<”或“=”),则说明水稻从培养液中吸收SiO44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9 .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是研究膜结构功能的常用材料,红细胞经过处理释放出内容物,细胞膜重新封闭起来形成红细胞血影,研究人员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血影,结果如下表:

实验处理

蛋白质种类

处理后红细胞血影的形状

A

B

C

D

E

F

试剂甲处理后

+

+

+

+

-

-

变得不规则

试剂乙处理后

-

-

+

+

+

+

还能保持


注:“+”表示有,“-”表示无
(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_______________和众多的_______________,因此是研究膜结构功能的常用材料。在制备细胞膜时,将红细胞置于_____________中,使细胞膜破裂释放出内容物。由表中结果推测,对维持红细胞血影的形状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2)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成熟红细胞不具有合成脂质的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其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可来自血浆,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到红细胞膜上,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性降低,变得刚硬易破,红细胞破裂导致胆固醇沉积,加速了As斑块的生长。
10 . 研究表明,某神经元细胞分泌的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的C1-通道开放,使 C1-大量内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甘氨酸作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B.甘氨酸由神经元细胞释放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甘氨酸在突触后膜发挥作用后会立即被回收或分解失活
D.甘氨酸使突触后膜C1-通道开放后,突触后膜更易产生动作电位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