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酶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9-20高三下·江西南昌·阶段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多酚氧化酶(PPO)是存在于质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由膜包裹)中的含有Cu2+的蛋白质类酶,其可以催化液泡中的多酚类物质形成黑色或褐色色素沉淀,影响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自然状态下,果蔬没有发生褐变是因为细胞含有_________系统,使多酚氧化酶不能与多酚类物质相遇而产生褐变反应。多酚氧化酶具有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酶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温度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科研小组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吸光度越高,酶活性也越高)。

①取2.0g新鲜样品放入含50ml磷酸缓冲液的研钵中,同时加入少许石英砂,研磨、离心,上清液即为PPO的粗提液,研磨时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曲线可知,80℃条件下PPO活性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要探究pH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各实验组应维持在30℃条件下进行,原因是:a.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2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南昌新东方】南昌二中2020届二轮复习理综训练2 017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2 . 植物细胞受损后通常会释放出酚氧化酶,使无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人们利用酚氧化酶的功能和特性加工制作商品。请分析回答问题:
(1)植物细胞中的酚类物质与酚氧化酶在细胞质中是分隔开的,是因为细胞内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
(2)把含有酚氧化酶的提取液作如下表的处理:

步骤试管

①酚氧化酶提取液的处理

②加入缓冲液

③加入酚类底物

实验后的颜色

A

不作处理

2mL

2mL

褐色

B

加入蛋白酶,10min

2mL

2mL

无色

C

加入三氯乙酸(强酸),10min

2mL

2mL


酚氧化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后试管C中的颜色为__________________。试管A、B对照,说明酚氧化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试管A、C对照,能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3)茶树叶细胞中存在众多种类的酚类物质与酚氧化酶。颜色为绿色的茶制取过程中必须先进行_______________(手工或机械揉搓;热锅高温炒制;晒干、炒干)工艺过程,这一过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3 .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的生物膜系统仅由细胞膜构成
B.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的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C.14C标记的亮氨酸可用来跟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D.细胞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
2020-03-1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A佳教育(湖湘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三3月线上自主联合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研究表明,细胞内存在着多种靶向运输。图1表示细胞内不同膜性结构之间的物质运输,称之为囊泡运输,一般包括出芽、锚定和融合等过程。图2表示某种靶蛋白在泛素(一种多肽)、泛素激活酶E1、泛素结合酶E2以及泛素连接酶E3作用下被送往细胞内一种被称为蛋白酶体的结构中进行降解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两图的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则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最可能______________
(2)图1中,如果锚定的受体膜是人体胰岛B细胞(可产生胰岛素)的细胞膜,则该囊泡最有可能来自于______________,货物招募最可能来自于_______________,货物最初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如果供体膜招募的货物是细胞中受损的线粒体,则锚定的受体膜所在的结构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囊泡的“出芽”和“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__
(3)图2中E1、E2、E3与蛋白酶体的化学本质一样,但所起的具体作用不同,从它们的分子结构上分析原因是________,而它们的作用原理则是相同的,那就是都能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蛋白酶体只能将靶蛋白降解为短肽而泛素仍可重复使用,这是因为酶具有___________。某同学为了验证酶的这一特性,他选用了人的唾液淀粉酶、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碘液以及其他可能用到的器具来做实验。该实验的自变量________,温度是_____________,必须保持在__________℃,否则温度过高会使酶的__________,而温度过低又会使酶的________。你觉得他能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你的建议是_________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酶的发现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历程,请阅读下列有关酶探索历程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10年,Jaseph Gaylussac发现酵母能将糖转化为酒精;1857年,巴斯德提出酒精发酵是酵母菌细胞活动的结果,即酒精发酵离不开活细胞的作用,而李比希反对这种观点,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菌细胞中的某种物质。
材料二:1926年,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蛋白质结晶,并证实了脲酶是蛋白质,随后科学家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给酶下一个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可知,酶的单体是________,请写出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
(3)巴斯德提出酒精发酵是酵母菌细胞活动的结果,即酒精发酵离不开活细胞,而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菌细胞中的某种物质。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李比希的观点是否正确,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
2020-03-02更新 | 760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五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具有调控作用
B.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
C.催化ATP合成与水解的酶在空间结构上存在差异
D.酶的合成需要tRNA的参与,同时需要消耗能量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细菌内某种物质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戊代表生长必需的不同物质,①~⑤代表不同的酶。野生型细菌只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甲就能生长,而突变型细菌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甲、乙、丁才能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型细菌缺乏酶①、②、③
B.酶④与乙结合后不会改变酶④的形状
C.酶②能催化乙转变为丙,也能催化丙转变为丁
D.若丙→戊的反应受阻,突变型细菌也能生长
2020-01-09更新 | 3258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1月选考)
8 .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和激素都是在特定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B.某些激素发挥作用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实现的
C.酶和激素都不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D.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些激素不只作用于一种细胞
2019-08-07更新 | 642次组卷 | 3卷引用:易错点21 体液调节-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会发生改变
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C.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其催化作用不受温度、pH的影响
D.酶不仅能缩短反应时间,还能改变反应平衡状态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催化作用
B.酶能够提供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C.酶的化学本质并非都是蛋白质
D.一个酶分子只起一次作用,然后就被破坏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