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研究表明,卡尔文循环中的多种酶和磷酸丙糖转运器的活性受到光的调节。下图表示某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反应的场所是______,光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
(2)图中磷酸丙糖的去向有_______处,蔗糖的合成场所是______
(3)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转光膜(该膜可将部分紫外光和绿光转变成蓝紫光、红光)。与普通的大棚膜相比,此种转光膜______(能/不能)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理由是____
2023-07-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华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吸收O2并释放CO2的过程称为光呼吸。下图为植物体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光呼吸作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条件下,C2和葡萄糖均可在线粒体内被分解成CO2
B.在高O2含量的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CO2/O2的值增大时,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而不利于进行光呼吸
D.光呼吸通过增加叶绿体内C3的合成量,增强光合效率
2023-06-26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下图为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A~K为结构名称,①、②代表分泌蛋白分泌时转移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J和K膜上附着核糖体,与其加工多肽链的功能相适应
B.完成过程①和②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C.H代表线粒体外膜
D.E代表叶绿体内膜,其上附着多种光合色素,与其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功能相适应
2023-06-2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钾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为了探究钾对植物有机物合成及运输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甜菜为材料,测试了不施用钾肥(对照组)、施用钾肥的土壤中甜菜的一些生理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
生理指标对照施用钾肥
叶面积/cm257008260
叶绿素a/(mg·g-11.021.34
叶绿素b/(mg·g-10.260.35
气孔导度/(mol·m-2·s-10.210.33
光合速率/(μmolCO2·m-2·s-18.2710.36
叶片含糖量/(g·株-15246
根含糖量/(g·株-13268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表中数据,施用钾肥可显著促进光合作用,其原因包括_______(答出两点)。
(2)施用钾肥后,叶肉细胞对于CO2的转化能力显著增强,其原因是叶绿素水平提高,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填光质)光,能够吸收、转化更多的光能,产生更多的______,CO2经过固定和还原过程最后形成____,从而使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持续进行。
(3)昼夜温差与甜菜块根增大、糖分积累有直接关系,昼温15~20℃,夜温5~7℃时,有利于从而增加糖分积累。某品种甜菜块根中含有丰富的甜菜红色素,你认为该色素主要分布在______中。
(4)从施用钾肥后叶片和根含糖量变化趋势看,钾肥有效促进了______。若这一过程受阻,叶片卡尔文循环将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5 . 科研人员发现植物的细胞呼吸除具有与动物细胞相同的途径外,还有另一条借助交替氧化酶(AOX)的途径,进一步研究表明,AOX途径还与光合作用有关。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其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组别

处理方式

实验结果

A

叶片+正常光照+AOX途径抑制剂

B

叶片+正常光照

C

叶片+高光+AOX途径抑制剂

D

叶片+高光

(1)AOX能参与催化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AOX分布在植物细胞的_________上,在寒冷的早春,某些植物的花细胞中的AOX基因表达增加,从而提高花序温度,以吸引昆虫传粉,其提高花序温度的机理是__________
(2)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常使用__________溶解色素,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驱动水的分解和__________物质的合成,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
(3)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分析,AOX途径能_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光合色素的光能捕获效率。与正常光照条件下相比,高光条件下AOX途径对光合色素光能捕获效率的影响较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用计算式表示)。
6 . 小麦和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普遍种植的农作物。一般情况下,在相对较弱光照条件下,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比玉米高;随着光照强度的提高,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时,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仍会继续提高。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玉米叶肉细胞的暗反应途径能够利用细胞间隙较低浓度的CO2继续进行光合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小麦和玉米为材料开展了一系列实验,验证了不同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过程或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分别测定了两种作物不同年龄叶片中,部分无机盐离子及其他物质的含量变化,如图甲所示,其中能反映Mg2+在小麦和玉米叶片中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2)该小组将刚切下的小麦和玉米叶片,分别放入温度和光照强度均较高的密闭环境中,定时测定相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并绘成如图乙所示曲线。其中能够代表玉米的是曲线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分析该曲线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
(3)该小组测定了密闭恒温(温度为25℃)小室内,玉米(a)和小麦(b)叶片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如图丙所示。光照强度为Z时,a、b植物制造葡萄糖速率之比为__________,对a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平均光照强度在__________klx以上才能使该植物处于生长状态。若a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中M点的位置理论上会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左下”或“右”或“右上”)移动。
7 . 图1是在温度和CO2等其他因素均适宜的条件下测定的玉米叶和小麦叶的总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同时测定了小麦和玉米叶肉细胞的D1蛋白、F蛋白及氧气释放速率的相对量,结果如下表所示(+多表示量多)。已知叶绿素a通常与D1蛋白等物质结合,构成光合复合体PSⅡ(可使水发生光解)。
光照强度abcdef
小麦D1蛋白含量+++++++++++++++++++++
F蛋白含量+++++++++++++++++++++
氧气释放速率+++++++++++++++++++
玉米D1蛋白含量+++++++++++++++++++++++++
F蛋白含量+++++++++++++++++++++++++
氧气释放速率+++++++++++++++++++++
(1)用纸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可以根据滤纸条上色素带的位置判断4种色素在层析液中_________的大小。PSⅡ中的叶绿素a在转化光能中起到关键作用,叶绿素a在光能激发下失去电子,并最终从水中获取电子使水分解产生氧气。电子在类囊体膜上形成电子流,并由电子流驱动生成NADPH和ATP,据此分析,在光反应过程中,能量类型的转换过程是_________
(2)结合表中信息分析,在图1中的d光强下,玉米叶的总光合速率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麦叶的总光合速率。
(3)D1蛋白极易受到强光破坏,被破坏的D1蛋白降解后,空出相应的位置,新合成的DI蛋白才能占据相应位置,使PSⅡ得以修复。叶绿素酶(CLH)可催化叶绿素a降解,结合态的叶绿素a不易被降解。CLH与F蛋白结合后可催化被破坏的D1蛋白的降解。结合表中信息分析,在强光下玉米叶的氧气释放速率比小麦叶降低更慢的原因是_________
(4)玉米称为C4植物,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酶1为PEP羧化酶,可以固定低浓度的CO2形成C4,酶2为RuBP羧化酶,可以固定高浓度的CO2形成C3,对低浓度的CO2没有固定能力。则酶1固定CO2的能力比酶2__________(填“强”或“弱”)。小麦叶肉细胞没有酶1催化生成C4的过程,称为C3植物,其光合作用均在叶肉细胞完成。据上述信息分析,与小麦相比,玉米更适应高温、干旱环境的原因是_________

8 . 为探究不同环境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取叶片打孔获得相同大小小圆片60片,抽掉空气平均分成6份放到6个小烧杯中,小圆片下沉。随后将烧杯分别放在不同条件下,并记录半小时后烧杯中上浮的小圆片的数量(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杯号

环境因子

上浮小圆片数量平均值

光照强度

温度

CO2

1

+CO2

4.2

2

-CO2

0.5

3

+CO2

1

4

-CO2

0

5

+CO2

0

6

-CO2

0

(1)小圆片叶肉细胞叶绿体中___上的色素能够捕获光能,这些能量经过光反应阶段转换为___
(2)实验中叶圆片之所以会上浮,是因为光合作用产生的___充满了细胞间隙而导致的。1号杯光合作用最强说明适宜的___能增强植物光合作用。
(3)实验一段时间后,第5组装置中叶圆片始终没有上浮的原因可能是___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a、b为物质,Ⅰ、Ⅱ表示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是NADPH
B.b为CO2固定提供能量
C.Ⅱ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D.Ⅰ过程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
10 . 研究发现番茄下部叶片的光合效率较低,剪叶可以促进番茄中下部通风透光,提高光照强度,加速番茄果实成熟,为提高某地区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研究人员做了以下实验:
组别T1T2T3T4
株距(cm)30304545
剪叶不剪叶多次剪叶不剪叶多次剪叶
对实验的植株相同位置的叶片测定其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结果如图:


注:实验时从植株的形态学下端向形态学的上端固定的间距进行取样,并依达将序号设定为1、2、3.回答以下问题:
(1)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往往是评估光合作用强弱的重要参数,请从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其原因:_______
(2)株距为30cm时,多次剪叶_____(填“显著影响”或“未显著影响”)番茄叶片的胞间CO2浓度,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_____。从净光合速率的角度分析,对番茄应采取的种植操作是_____
(3)若你是研究团队成员之一,为达成实验目标,在以上实验基础上,下一步探究实验的方向是___(写出2个)。
2023-02-10更新 | 2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