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合成淀粉,我国科学家成功设计出了一条无绿色植物参与也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的路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路径的本质是将光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B.图中水电解形成的产物与水光解形成的产物是相同的
C.图中②过程所用的酶与植物体内CO2固定所用的酶相同
D.①过程模拟了光反应过程,②③④过程模拟了暗反应过程
2 . 科研人员采用不同的光质进行番茄育苗,探究番茄育苗的合适光照条件。如图是发生在番茄叶肉细胞中的部分反应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物质。培育42天后,测定番茄苗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株高,茎粗、干重等,并计算壮苗指数(可用其数值大小衡量秧苗素质),部分数据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光质

气孔导度

净光合速率

叶面积

壮苗指数

I组

60.26

5.63

30.99

0.99

蓝光组

80.12

7.11

39.27

1.76

绿光组

40.17

3.03

19.48

0.27

黄光组

50.76

4.67

27.17

0.63

红光组

91.54

7.89

42.24

1.51

(1)下列关于图中部分物质和能量转移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氧原子的转移途径:H2O-C、D
B.碳原子的转移途径:CO2→A→NADP+
C.电子的转移途径:H2O→叶绿素a→F
D.能量的转移途径:光→叶绿素b→D、F
(2)采用番茄种子育苗时,需要将种子浸泡一段时间后,再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从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角度分析,浸泡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
(3)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表中I组属于对照组,该组的光质处理条件是____________
(4)据表分析,育苗期间,番茄苗的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光质处理条件是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2023-08-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生物化学家卡尔文和他的同事在光照下给小球藻悬浮液通入14CO2,一定时间后杀死小球藻,同时提取产物并分析,最终探明了14CO2中的C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请回答:
(1)叶绿体中色素分布在______;采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滤纸条最上端的色素带颜色为______,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光。
(2)卡尔文做实验时发现:通入14CO2仅30秒后杀死小球藻,提取到的放射性产物就多达几十种;缩短时间到7秒,放射性产物减少到了12种。若要确定CO2被固定生存的第一种产物是什么,实验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CO2首先与物质甲结合生成了该产物,则突然停止供应CO2,物质甲的含量应该______。对大多数绿色植物来说,物质甲最可能是______
2023-08-1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某科研小组以盆栽番茄为材料,设置对照、“常温+高CO2”、“高温+正常CO2浓度”、“高温+高CO2”共4个处理条件进行实验,检测植株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变化。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20株番茄。下图为实验45天时测得相关物质含量情况,请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其中对照组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番茄叶肉细胞进行暗反应时,C3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____________(填两种物质)的作用下,形成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合成淀粉,或转变成可溶性糖(如蔗糖)后进行运输。
(3)研究人员提取并分离了对照组和“常温+高CO2”这两种处理的番茄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若这两组的光合色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则可推断“常温+高CO2”处理组淀粉含量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在高温和CO2浓度倍增时,番茄的光合作用速率并未倍增,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原因)
2023-08-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下,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CO2的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温度下,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呼吸速率相同
B.光照强度为10×102lx时,转基因水稻的净光合速率高于原种水稻,其主要原因可能是CO2固定速率更快
C.与原种水稻相比,转基因水稻更适宜栽种在强光照环境下
D.光照强度为4×1021x时,转基因水稻总光合速率是10μmolCO2m-1/s-1
2023-08-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如图为苹果叶肉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过程②③都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过程①②属于光合作用过程,③④分别表有氧呼吸的一、二阶段
C.过程②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无光条件下能持续正常进行
D.在适宜光照条件下,过程③产生的CO2可直接被光合作用利用
7 . 下图为植物叶肉细胞内叶绿体中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光能转化为活跃化学能的过程发生在结构甲上
B.供给14CO214C转移途径为CO2→C5→(CH2O)
C.若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C5含量会大量增加
D.图示表示该叶肉细胞此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8 . 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 图甲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乙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果肉薄片放入含乙醇的试管,并加入适量 CaCO3 ,以防止叶绿素降解。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原因是_____
(2)若图1中装置在适宜温度下进行试验,则影响光合放氧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回答出两种主要因素)等。 氧电极可以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_____的干扰。
(3)图1在反应室中加入NaHCO3的主要作用是提供CO2 。 若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果肉放氧速率的变化是_____(填“增大”、“减小”、“增大后稳定”或“稳定后减小”)。
(4)图2中不同时间段曲线的斜率代表光合放氧的速率,对15~20 min曲线的斜率几乎不变的合理解释是_____;若在20 min后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减少的物质有_____(填序号:①C5 ②ATP ③[H] ④C3),可推测20~25 min曲线的斜率为_____(填“正值”、“负值”或“零”)。
9 . 根据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方式不同,可将植物分为C3植物和C4植物等类型。玉米为C4植物,玉米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含有基粒,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无基粒,如图是玉米利用CO2的途径。小麦叶肉细胞没有酶1催化生成C4的过程,称为C3植物,已知C4植物的CO2补偿点比C3植物的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检测玉米光合产物淀粉的产生场所应选择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
B.酶1、酶2都能固定CO2,但是酶1固定CO2的能力比酶2更弱
C.把长势相同的玉米和小麦在同等干旱条件下培养,玉米生长得更好
D.玉米和小麦的所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反应过程
10 . 现是世界上种桑、养蚕和织丝最早的国家,蚕桑文化是古丝绸之路文化的源泉和根基。图是桑叶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其中Ⅰ、Ⅱ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两个阶段,①-④表示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和④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桑的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捕获光能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和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3)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为了使研磨充分,可向研钵中放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
(4)Ⅱ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阶段,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_____________
(5)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若适当提高蔬菜大棚中CO2的浓度,绿色蔬菜光合作用的速率会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