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8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B.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和液泡膜组成
C.水分子、甘油、脂肪酸、K+通过自由扩散跨膜运输
D.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
2024-01-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立人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子及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磷脂分子的脂肪酸尾部组成疏水层不会阻碍水分子自由扩散
B.甘油、苯等物质需转运蛋白的协助才能穿过细胞膜
C.核膜上的核孔能够让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
D.细胞呼吸酶需经过高尔基体加工后送入线粒体中发挥催化作用
3 . 如图甲、乙分别表示由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介导的物质跨膜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乙所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都是协助扩散
B.图甲、乙所示蛋白还可参与主动运输过程落质分子溶质分子
C.通道蛋白在起转运作用时,不需要与被转运物质结合
D.水分子既可以通过图乙方式运输,也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运输,但前者速率更快
2024-01-2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图为磷脂分子在水中形成的球形脂质体,它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将其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b所在位置为磷脂分子的亲水端
B.图中药物a是脂溶性药物,药物b是水溶性药物
C.离子可以自由通过磷脂双分子层
D.脂质体到达细胞后,可能会与细胞膜融合
2024-01-2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如图一所示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图中甲、乙等表示膜上的结构成分,abcd代表被转运的物质,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运输方式。图二表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纵坐标)随环境中O2浓度(横坐标)的变化。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相关问题。

(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事实。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
(2)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的盐分是经②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
(3)图二与图一中的___(填序号)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一致。图中曲线出现BC段的主要原因是___
(4)柽柳是泌盐植物,叶子和嫩枝可以将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请设计了如下实验加以探究。
①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基本相同的怪柳幼苗植株,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
b.在甲组柽柳幼苗培养液中___,乙组完全抑制有氧呼吸。
c.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Ca2+、K+的吸收速率。
②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a.若乙组植株对Ca2+、K+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或完全不吸收,说明___
b.若___,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被动运输。
6 . 下图表示胃壁细胞中发生的一系列物质运输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胃腔内的pH较低与胃壁细胞上的H/KATPase有关
B.Cl和K进入胃腔都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C.胃蛋白酶的释放与胃壁细胞运输Cl的方式相同
D.胃壁细胞上的H/KATPase能体现了蛋白质的催化功能
7 . 土壤盐化是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在盐化土壤中,大量Na不需能量就能迅速流入细胞,形成胁迫,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耐盐植物可通过Ca2介导的离子跨膜运输,减少Na在细胞内的积累,从而提高抗盐胁迫的能力,其主要机制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H泵可将胞内H排到胞外,形成膜内外H浓度梯度。膜外H顺浓度梯度经转运蛋白C流入胞内的同时,H电化学梯度的势能可驱动转运蛋白C将Na排到胞外。
(1)在盐胁迫下,Na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图中Na排出细胞所需的能量是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在高盐胁迫下,耐盐植物的根细胞会借助Ca2调节相关离子转运蛋白的功能:一方面,胞外Ca2直接____________,减少Na进入细胞;另一方面,胞外Ca2促进转运蛋白B将Ca2转运入细胞内,以及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间接促进转运蛋白B将Ca2转运入细胞内,从而促进转运蛋白C将Na排到胞外,降低细胞内Na浓度。
(3)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硅积累作物,能够吸收和积累丰富的硅。研究发现,外源施加硅可以降低盐胁迫状态下大豆细胞中的Na水平,从而提高大豆的耐盐性。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证明上述结论。实验材料及用具:长势相同的大豆幼苗若干,原硅酸,NaCl,植物培养液,原子吸收仪(测定细胞内Na的含量)。
实验思路:将大豆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并置于植物培养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惠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受体介导的胞吞是大多数动物细胞摄取大分子物质的主要途径。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与受体结合后,经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大分子与细胞膜上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B.该过程离不开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
C.胞吞作用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D.形成的有被小泡,在细胞内可以被中心体降解
2024-01-1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惠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下图表示培养液中K浓度及溶氧量对小麦根系细胞吸收K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两曲线形成机理的解释,错误的是(       
   
A.曲线ab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K载体数量未达到饱和且能量充足
B.曲线cd段的形成可能与细胞提供的能量不足有关
C.e点表明植物根系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K
D.曲线fg段的形成可能是由于细胞膜上K载体数量有限
2024-01-1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惠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下图为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 ①②表示线粒体部分结构。请回答问题:

(1)有氧呼吸是指在氧的参与下,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为_________,并释放能 量,生成大量 ATP 的过程。
(2)图中②表示_________。与①相比,②的形态特点是_________,这与其上可进行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功能密切相关。
(3)如图所示,②上Ⅰ、Ⅲ、Ⅳ的作用可以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少”)②两侧 H+ 的浓度差,形成势能驱动 ATP 的合成。UCP 也是一种分布在②上的 H+转运蛋白,UCP 的存 在能够使 ATP 合成效率降低,能量更多以热能形式释放,请推测 UCP 转运 H+的方向是 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发现有些大鼠在摄入高脂肪食物时不会发生肥胖,这些大鼠细胞中 UCP 含量 高于其他大鼠。请结合(3)的信息,推测这些大鼠未出现肥胖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