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被动运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4 道试题
1 . 细胞膜是生命系统的边界,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环境
C.动物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性腺细胞的细胞膜上具协助性激素进入细胞的载体
2 . 细菌紫膜质是来自某原核生物细胞膜上的一种膜蛋白。科研人员分别将细菌紫膜质、ATP合成酶和解偶联剂重组到脂质体(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紫膜质可以吸收光能,将H+逆浓度运入脂质体
B.图中H+运出脂质体需要的能量由ATP直接提供
C.图中ATP的合成,需细菌紫膜质和ATP合成酶的共同作用
D.图丁无ATP产生,可能与解偶联剂破坏了H+的浓度差有关
3 . 植物可通过根部细胞以不同方式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用于自身生长发育。下列叙述错误是(        
A.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部细胞吸收
B.根部细胞吸收的N可参与ATP等物质的合成
C.若K+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根部细胞,则需要消耗能量
D.松土或施肥过多均会影响根系对无机盐的吸收
2022·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正常成年人每天产生的原尿约为180L,最终只有约1.5L的尿液排出。研究人员发现肾小管细胞的细胞膜上含有大量水通道蛋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B.水通道蛋白有利于肾小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
C.水通道蛋白缺失会导致尿量减少
D.水通过肾小管细胞的速率高于脂双层
2022-05-18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高考生物核心猜题卷 (新高考辽宁地区专用)
5 . 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进行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a过程不需要载体,b过程需要载体
B.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需要消耗ATP
C.抑制线粒体的功能对图甲中b过程的转运速率一定有影响
D.图乙中的胞吞过程不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6 . 下图是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关的物质,a~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①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面﹐与细胞的识别作用密切相关
B.红细胞以a方式吸收葡萄糖
C.以c方式跨膜运输的物质都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的
D.细胞膜两侧的水分子能以b或d方式跨膜进出细胞
7 . 米切尔的化学渗透假说提出:ATP的合成是由叶绿体类囊体内外H+浓度差引起的。1963年,贾格道夫通过巧妙实验为ATP合成的化学渗透机制提供了早期证据。假说内容及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类囊体中的H+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运至类囊体外侧
B.第三步将类囊体置于pH=8的缓冲介质中是为了类囊体膜内外形成H+浓度梯度
C.第四步在黑暗中进行的目的是避免光照产生O2
D.该实验可证明ATP合成的直接动力来自H+浓度梯度
8 . 下图表示水分子跨膜运输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分子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磷脂双分子层
B.水分子可借助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C.水分子通过被动运输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
D.水分子经过细胞膜由相对含量高的一侧向相对含量低的一侧渗透
2022-11-16更新 | 37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9 . 细菌紫膜质是来自某原核生物细胞膜上的一种膜蛋白。科研人员分别将细菌紫膜质、ATP合成酶和解偶联剂重组到脂质体(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紫膜质吸收光能将H+逆浓度运入脂质体属于主动运输
B.图中H+运出脂质体属于协助扩散,该过程驱动ATP的合成
C.图中ATP的合成,需要细菌紫膜质和ATP合成酶的共同作用
D.图丁无ATP产生,与解偶联剂显著提高脂质体内外H+浓度差有关
10 . 如图为细胞质膜结构示意图,M、N表示细胞质膜的两侧,A、B、D表示细胞质膜上的物质,a、b、c、d、e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e的运输方式能实现物质的逆浓度运输
B.脂肪酸、甘油、O2、CO2可以通过b方式运输
C.水分子除了b,也可以通过c方式运输
D.酒精也可以通过b和d方式运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