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4 道试题
1 . 如图为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部分过程,其中UCU、UCG、AGC均可编码丝氨酸,AGA、CGA均可编码精氨酸,GCU可编码丙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为丝氨酸
B.结构②移动方向是从左往右
C.图中③的b端为5'端
D.细胞在有丝分裂各个时期都可能发生该过程
2 . 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不相同
B.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D.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3 . 取某XY型性别决定的动物(2n=8)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将所得子细胞全部转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完成减数分裂(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实验误差和细胞质DN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共有8条
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可能有2条含3H的X染色体
C.一个精细胞中可能有1条含3H的Y染色体
D.该过程形成的DNA含3H的精细胞可能有6个
2023-09-08更新 | 247次组卷 | 42卷引用:江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4 . 甲藻的细胞核较为特殊,染色质成串珠状,在整个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且没有纺锤体形成。科学家认为甲藻是从原核过渡到真核的关键生物,下列哪项内容说明甲藻仍保留了原核生物的特征(       
A.甲藻含有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甲藻核DNA首尾相接且缺乏组蛋白
C.甲藻在有丝分裂中核膜并不消失D.甲藻的生活类型既有自养型也有异养型
5 . 下图甲是某雄性果蝇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图乙是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注:细胞中仅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一般发生在图甲中的AB段
B.图乙细胞③中1号和2号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属于等位基因
C.减数分裂中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图甲的CD段,DE段代表受精作用
D.图乙细胞②是次级精母细胞,其中共有4条形态大小不同的染色体
6 .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果蝇的精巢,发现约15%的细胞含有16条染色体,约55%的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约30%的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数为16的细胞中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B.染色体数为16的细胞某一极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
C.染色体数为8的细胞中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
D.染色体数为4的各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之比一定相等
7 . 图1表示某雄性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图2表示蛙的受精卵发育至囊胚过程中几项指标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桑葚胚和囊胚中含有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B.图1中“受精卵→幼体”过程,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C.图2中能正确表示相关指标变化的是①④
D.在卵裂阶段,胚胎中有机物种类是增加的
8 .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分裂间期又分为G₁、S和G₂期。细胞在G₁期主要合成蛋白质和RNA,在S期主要进行DNA的合成。细胞周期检验点是细胞周期的一种调控机制,主要作用是确保细胞周期各时期的主要事件顺利完成。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期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细胞核中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加倍
B.若阻止纺锤体的形成,则可使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倍增
C.检验点1检验的相关事件可能包括DNA复制所需的酶是否充足
D.可利用相关试剂调控检验点,使不同细胞实现细胞分裂周期同步化
9 . 马蛔虫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研究小组将马蛔虫的一个精原细胞置于含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将其转移至普通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获得8个精细胞。这8个精细胞中不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细胞数目不可能是(  )(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互换)
A.0个B.2个C.4个D.6个
10 . 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能够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B.实验中使用的染色剂进入细胞时需要消耗线粒体产生的ATP
C.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可清晰看到染色体且随后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依据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