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利用玉米幼苗芽尖细胞探究育种方法的实验, 据图判断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②过程中,可用萌发的种子替换芽尖细胞,但不能替换幼苗2
B.通过幼苗2获得植株B的过程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植株C称为单倍体
D.①和花药离体培养过程均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生殖方式都是无性生殖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生物的某基因的编码蛋白质区域插入了一小段碱基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会导致该基因所在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B.一定导致编码的蛋白质多肽链延长
C.有可能导致表达过程中翻译提前结束
D.该生物性状一定改变
3 . 如图表示某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下列可以表示该生物基因型的是(       
A.aBCDB.AaaC.EEEeD.AARRCcBbGgDd
4 . “卵子死亡”是基因突变引起的,PANX1通道异常激活,加速了卵子内部ATP的释放,卵子萎缩、退化,最终导致不育,该基因在男性个体中不会表达。某女子婚后多年不孕,经检测为该病患者,如图是该女子(4号)的家庭遗传系谱图,基因检测显示,1、4、6号含有致病基因, 2、3、5号不含致病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题图分析,“卵子死亡”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B.6号与正常女性结婚,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4
C.3号与4号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2
D.PANX1通道蛋白基因突变后遗传信息一定发生了改变
5 . 如图所示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依次为缺失、重复、易位、倒位
B.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C.丁图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 导致基因重新进行了组合
D.染色体结构变异改变了基因的结构、数目、在染色体上排列顺序, 通常影响比较大
6 . 某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布于细胞核中,能抑制细胞增殖。正常人细胞中具有一对该基因,当两个基因都发生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 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基因的突变属于显性突变B.该突变蛋白具有延长细胞周期的作用
C.该基因可能属于抑癌基因D.突变蛋白的产生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7 . 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单倍体都是纯种,多倍体的等位基因至少有三个
B.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C.由配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D.某多倍体植株基因型为AAaBbbCCCDDd,据此信息推断出:此植物有三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至少一条,最多4条
2023-01-20更新 | 363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期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三倍体无籽西瓜因其个头大、口感甜、无籽而深受人们喜爱。下列关于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 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培育过程中需两次传粉,目的不一样
B.三倍体高度不育的原因是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C.第一年诱导二倍体幼苗成为四倍体植株,根茎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在原来基础上加倍
D.三倍体植株高度不育, 相对于二倍体而言, 其无籽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2023-01-20更新 | 29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某种动物的A基因编码胰岛素生长因子-2(IGF-2),若突变为a基因则无此功能(A、a位于常染色体上)。IGF-2是该动物正常发育必需的一种蛋白质,缺乏IGF-2时该动物表现为个体矮小。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如胞嘧啶在发生甲基化后转变成5-甲基胞嘧啶,但仍能与鸟嘌呤互补配对。小鼠卵细胞形成时若A基因特定区域发生甲基化,会阻断该基因的转录,精子形成时无此现象。图2为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基因和a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它们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A基因特定区域发生甲基化,会影响图2中的_______(填字母)过程,表型发生___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化。A基因的甲基化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基因突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某基因甲基化后仍可转录则甲基化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基因转录产物的碱基序列。
(3)基因型为Aa的小鼠可能表现为个体矮小,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研究人员培育矮秆抗病新品种小麦的两种方案。①②③为方案一,①④⑤为方案二。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过程③为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B.过程⑤是通过自交获得新品种
C.方案一以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原理
D.与方案二比,方案一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