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2010·山东·二模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啶B.腺嘌呤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胞嘧啶
2019-01-30更新 | 2585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2 . 某基因(14N)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若该DNA分子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再将全部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离心,进行密度分层,得到结果如图1;然后加入解旋酶再离心,得到结果如图2。则下列有关分析完全正确的是

①X层全部是14N的基因                                 
②W层中含15N标记胞嘧啶3150个
③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1:4             
④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倍
A.①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3 . 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提出了三种假说如图甲(弥散复制:亲代双链被切成双链片段,而这些片段又可以作为新合成双链片段的模板,新、老双链片段又以某种方式聚集成“杂种链”);图乙是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离心处理来探究DNA复制方式的过程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乙结果说明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若将图乙b组中的DNA两条链解旋后离心,仍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C.图乙c组结果可否定弥散复制假说
D.图乙bc组结果均可否定全保留复制假说
4 . 某植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对,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为15小时,其中G1期、S期、G2期、M期所占比例如图。

1. 该植物根尖细胞分裂间期的总时长约为_____小时。
2. 在以下细胞结构中准确挑选出相关结构并用单向箭头“→”写出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翻译及运输路径:_____
细胞膜   核膜/核孔   染色体 内质网   核仁   线粒体   核糖体 溶酶体
3. G1期细胞内完成的主要活动是(     )     
A.染色质丝螺旋缠绕                              B.合成一定数量的RNA
C.合成DNA复制需要的酶                    D.合成组装纺锤体的蛋白质
4. 如果细胞内存在DNA解旋的现象,则此时细胞可能处于(     )
A.S期                 B.G2             C.分裂期中期             D.分裂期后期
5. 假设该植物根尖细胞的所有胸腺嘧啶都已被3H标记,挑选一个正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放入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15小时后,培养液中单个细胞内能检出放射性的染色单体有_____条。
6.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面上会出现一些囊泡,囊泡将彼此融合,囊泡内的物质被用来形成新的细胞壁,囊泡的膜将在新的细胞壁两侧形成新的_____
7. 可用于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的试剂是(     )
A.苏木精       B.苏丹Ⅲ       C.龙胆紫       D.醋酸洋红
2017-12-29更新 | 27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五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考试(一模)生物试题
2014·上海·二模
5 . 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二次细胞分裂后的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可能是
①0        ②8        ③10        ④20        ⑤30        ⑥40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③④⑥
2016-11-26更新 | 134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杨浦、静安、宝山、青浦四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11-12高三上·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6 . 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第一次…第N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4条,则表明这至少是第几次分裂的分裂期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若N个双链DNA分子在第i轮复制结束后,某一复制产物分子一条链上的某个C突变为T,这样在随后的各轮复制结束时,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数与总DNA分子数的比例始终为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