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1 . 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协同进化可预测某物种的存在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
D.“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不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
2021-10-1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2 .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于进化的解释还是局限于个体水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种群的层面科学系统的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B.环境的变化导致生物出现了适应性的变化
C.杂交育种过程中不断的自交和筛选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D.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3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导致的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B.协(共)同进化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某种群中AA个体的比例上升,则A的基因频率会相应增加
D.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之间表现为协(共)同进化
4 . 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基因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不存在地理隔离,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A.75%B.42%C.48%D.21%
20-21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A.1/10000B.81/10000C.1/400D.1/121
2021-08-19更新 | 253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线虫的npr-1基因突变为NPR-l后,导致线虫觅食行为由“独立觅食”变为“聚集觅食”。在食物匮乏时,“聚集觅食”使线虫活动范围受限,有利于交配,且能量消耗减少,对线虫生存有利。针对以上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匮乏时,npr-1基因频率会提高
B.“聚集觅食”线虫是通过进化产生的新物种
C.线虫的所有觅食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D.这两种觅食行为的存在有利于线虫适应不同环境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兔的脂肪白色(F)对淡黄色(f )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500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Ff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15%、85%B.25%、75%
C.35%、65%D.45%、55%
2021-06-10更新 | 9491次组卷 | 38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九中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甲岛分布着A、B两种鸟,乙岛分布着C鸟,C鸟是A鸟的迁移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活在乙岛上C鸟的全部个体构成一个种群
B.A、B两种鸟中出现的变异均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自然选择导致A、B两种鸟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C鸟与A鸟产生了地理隔离,但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
2021-06-0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三摸生物试题
9 . 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标志是新物种的形成
B.生殖隔离是新物种的产生的标志
C.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
D.共同进化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不断进化和发展
2021-05-28更新 | 2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三5月校模拟考考试生物试题
10 .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负反馈调节在丁中普遍存在
2021-04-1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