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环境是外界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7 道试题
1 . 稳态失衡是机体病理变化之一。下列恢复机体稳态的方法错误的是(       
A.脑组织水肿患者可使用降低血浆渗透压的药物
B.急性腹泻患者可输入含特定无机盐的生理盐水
C.长期进食障碍患者可输入葡萄糖和生理盐水
D.炎症患者可输入0.9%NaCl溶液配制的水溶性药物
2 .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激素、抗体、神经递质、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尿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
C.抗原一抗体反应、碳酸氢钠与乳酸反应和肠脂肪酶催化脂肪分解均可发生于内环境中
D.贝尔纳提出内环境保持稳态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
2022-01-18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0-21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3 . 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几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分别是_________
(2)B内的营养物质通过①过程进入内环境,则①表示_________
(3)②表示_________
2021-11-23更新 | 64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考试生物试题
9-10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4 .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
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
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
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
2016-11-26更新 | 204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2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第三次考试生物试卷
5 . 如图是人体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A液为________,B液为________,C液为________,三者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图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2)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
(4)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红细胞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才能到达其被利用的场所内,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阶段。
(5)某病人胃口不好,医生常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该注射液配制过程中,氯化钠浓度为_______ (质量分数),不能过高或过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外,还必须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来实现。
6 . 血液透析是指通过血液透析设备建立体外循环,将患者的血液和透析液同时注入透析器中,利用透析膜(半透膜)去除血液中的小分子代谢废物或有害物质。下列关于血液透析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透析器通过模拟肾脏的功能,维持内环境稳态
B.透析液的渗透压应与人体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
C.部分血浆蛋白质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透析液
D.代谢废物或有害物质顺浓度梯度扩散至透析液中
7 . 图中甲为红细胞,A、B、C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A代表组织液,可为甲提供氧气和养料
B.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B中液体的量增多
C.A、B、C的pH稳态与内环境中的某些离子有关
D.内环境是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8 . 某人因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该人患有急性咽喉炎,需要注射头孢辛钠(可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进行治疗,但使用头孢辛钠期间及用药后1~2周内不能饮酒。酒精在肝细胞中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醇分解所需要的乙醇脱氢酶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
B.使用头孢辛钠期间不能饮酒可能是因为乙醛对细胞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C.饮酒时酒精在人体代谢需要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即可
D.静脉注射头孢辛钠进行治疗时,一般用生理盐水作为稀释液,说明血浆渗透压主要与Na+、Cl-等无机盐离子有关,而与蛋白质无关
9 . 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麦芽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可存在于该“媒介”中
B.该“媒介”的稳态指的是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C.该“媒介”pH的稳定与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
D.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10 .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四种体液,①②表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D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_____________。C是哪种成分__________
(2)B经过循环汇入C中,B、C成分的最主要差别是C中______________
(3)A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C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________、HPO42等离子有关。
(4)如果②代表O2,由体外进入到组织细胞需要呼吸系统和____________(系统)协助完成;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调节。
(5)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中___________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_______,引起组织水肿。肝脏是形成尿素的主要场所,相对于肝脏内毛细血管动脉端,静脉端的尿素含量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
2021-08-26更新 | 42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北师大沧州渤海新区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