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环境是外界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05 道试题
1 .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①表示Na、Cl、葡萄糖等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不可能是皮肤
2 . 下列生理活动与人体内环境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B.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C.NaHCO3中和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
D.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传递兴奋
2022-04-24更新 | 38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3 . 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C、D表示结构,①②③④表示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环境主要由①②③四种液体组成
B.②的离子成分及其含量与③有很大差异,原因是大部分离子以主动运输方式被吸收
C.若C为脑细胞,则它利用的O2直接从①中获得
D.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引起①中蛋白质含量增加、②中的液体增多
4 .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激素、尿素、CO2
B.冬季由于气温偏低,人体内酶的活性会降低
C.血管中的药物作用于肌细胞需经过组织液
D.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引起组织水肿
2023-01-14更新 | 341次组卷 | 23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5 . 图甲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B可能是血细胞或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
B.如果图甲中6过程受阻,则A中的水分会增加
C.图乙中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参与而不需要泌尿系统的参与
D.图乙中⑤可表示细胞产生的CO2等废物
2021-08-18更新 | 842次组卷 | 16卷引用:1.2 内环境的稳态(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6 . 葡萄糖由小肠细胞皮细胞或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进入组织液的方式是通过葡萄糖转运体(GLUT)介导的协助扩散,绝大脊椎动物细胞膜上存在GLUT。下图为葡萄糖由肠腔或肾小管腔运输至组织细胞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载体3为葡萄糖转运体(GLUT)
B.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或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C.肠腔或肾小管腔内的Na+浓度降低,会影响小肠上皮或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D.内环境参与了葡萄糖从肠腔或肾小管腔运输至组织细胞过程
2022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7 .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道中的葡萄糖经内环境进入肌细胞
B.尿素在排泄系统中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
C.肝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
D.经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的氧气与血浆蛋白结合并运输
2022-07-22更新 | 412次组卷 | 3卷引用: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8 . 内环境是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O2、神经递质、血浆蛋白等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与肺和肾两种器官密切相关
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能力的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稳态
D.正常人体内,组织液渗入血浆的体积和血浆渗入组织液的体积相等
2022-08-31更新 | 366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9 . 脑脊液是包围着脑和脊髓的无色透明液体,是脑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研究发现在血液和脑脊液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屏障:血-脑屏障,使得血液和脑脊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具有严格的选择性,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较容易通过,而非脂溶性物质不易通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脑脊液是脑和脊髓的内环境
B.脑脊液可由脑毛细血管中的血浆渗出
C.脑脊液与组织液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
D.与血浆相比,脑脊液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10 .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人体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B.机体丢失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C.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紊乱
D.体温升高或降低,对人体是有害而无益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