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环境是外界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17 道试题
1 . 关于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间存在着物质交换,共同组成人体的体液。表1是人体细胞内液、血浆与组织液三种体液中部分物质含量的测定数据。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样品

成分(mmol/L)

Na+

K+

Mg2+

Cl-

蛋白质

142

5.0

1.2

103.3

16.0

147

4.0

1.0

114.0

1.0

10

140

10.35

25

47

(1)请根据上表判断,②体液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2)具有结合、运送氧气功能的血红蛋白通常存在于______。
A.①B.②C.③D.①②③
(3)这3种体液时刻在参与着各项生理活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①中
B.①中蛋白质通常可以进入②
C.机体产生的CO2主要靠②运送至呼吸系统
D.②和③之间的物质差异主要是由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造成的
(4)以位于各级血管内壁上皮细胞为例,用直线、箭头和文字表示①②③之间发生的物质交换关系,并阐述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关系。
(5)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依赖系统和器官的共同调节,以下表示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网络的是______。
A.神经—内分泌—免疫B.神经—激素—免疫
C.生物—心理—社会D.神经—体液—免疫
(6)内环境中不仅含有各种营养物质,也存在着各种代谢产物,请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①②③中的尿素含量的区别,并阐述内环境中尿素的来源和去路。______
2 . 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O2和CO2,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所示,①-⑤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代表O2进入红细胞,过程②代表CO2排出红细胞
B.与过程④和⑤不同的是,过程③与O2含量有关
C.红细胞圆饼状的结构与其较高的气体交换效率是相适应的
D.成熟红细胞除了膜上的糖蛋白和内部的血红蛋白,不含其他蛋白质
2022-09-13更新 | 4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生物试题
3 . 钾在动植物食品中含量丰富,人体钾的来源全靠从食物中获得,图下是人体钾代谢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
(2)食物中的钾离子进入细胞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系统,内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钾离子对维持____________(填“细胞外液”或“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而血清钾高于5.5mmol/L以上时,被称为高血钾症。尿毒症患者通常容易出现高血钾症,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是人体钾离子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而尿毒症患者由于_____________(填器官)功能出现障碍,导致钾离子滞留在体内出现高血钾症。
4 . 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是淋巴液
D.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
5 . 下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和③细胞所处的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B.若人长期营养不良,⑤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③
D.高原地区缺氧,人体内产生的CO2增多,所以⑤的pH会明显下降
2022-12-09更新 | 554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十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6 . 下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①~⑤代表不同的结构或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为血浆,与①③④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图中①产生的CO2进入②中至少需穿过8层磷脂分子
C.若图中组织细胞为肺泡细胞,则B端比A端CO2浓度低
D.若图中组织细胞为胰岛细胞,则B端比A端血糖浓度高
7 .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离不开内环境。图甲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几种器官(A是小肠、D是肺),Ⅰ、Ⅱ是有关的生理过程。图乙为人体组织局部示意图,②④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回答问题:
   
(1)图甲中的C表示______________,Ⅱ表示______________。O2从体外进入肝脏细胞至少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_层细胞膜。
(2)图乙中的③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填字母),③中的液体增多会引起______________,下列属于造成这一现象原因的是_____
A.营养不良       B.肾小球肾炎       C.吃了很咸的食物       D.淋巴循环受阻
(3)下表为人体内几种不同体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

成分(mmol/L)

Na+

K+

Ca+

Mg+

Cl-

有机酸

蛋白质

A

B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C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D

10

140

2.5

10.35

25

-

47

则ABCD中与图乙中⑤相对应的字母是______________
(4)①的pH值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其中含有很多_________有关,其中最重要是______________
(5)内环境的的化学成分和______________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依赖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
8 . 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渗回①和渗入④的量相差不大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O2浓度高于①处,而CO2浓度相反
C.若③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
D.⑤的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HCO3含量较多
9 . 塑料微粒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一般用肉眼难以观察到,而且能够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一些小于10微米的塑料微粒有可能穿过细胞膜,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各个器官,诱发急、慢性炎症,使器官和组织受损。如图是人体部分系统的工作关系图,其中①、②、③、④、⑤等代表生理过程或者物质,A、B、C代表人体内的系统,a和b代表两种气体,请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注意:[     ]填序号或大小写字母,横线填写名称)

(1)塑料微粒会通过人体的[A] ______ 系统被吸收进人体;该系统最主要的吸收器官是 ______ ,里面有增加吸收表面积的结构皱襞和 ______
(2)空气中的塑料微粒可以通过[ ______ ]系统吸入体内,此时胸廓处于 ______ 状态(填“扩大”或“缩小”),同时空气中的[ ______ ]氧气也会进入血液,塑料微粒随着血液流动最早到达心脏中的 ______ (填写心脏结构)。
(3)血液中的塑料微粒可以通过[ ______ ]的过滤作用来到 ______ 内,再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塑料微粒积累过多时有可能诱发肾炎,若尿液中出现大分子蛋白质或血细胞则有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______ 发炎。
10 . 脑脊液是由血浆在脑室脉络丛处滤过产生,并可经蛛网膜处重新流入静脉。它向脑细胞供应一定的营养,并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脑脊液不属于细胞外液
B.脑脊液与血浆之间的物质运输是单向的
C.脑脊液pH的维持与其所含有的HCO3、H2PO4等离子有关
D.通常脑脊液的渗透压和温度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