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环境是外界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17 道试题
1 . 下表是某人在进行常规体检时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分析回答问题: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7

IU/L

0~45

肌酐(CRE)

1.9↑

mg/dL

0.5~1.5

尿素氮(BUN)

14.6

mg/dL

6.0~23.0

血清葡萄糖(GLU)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酯(TG)

217 ↑

mg/dL

50~200

总胆固醇(TCH)

179

mg/dL

150~220

(1)化验单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原因是:①_________
(2)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属于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根据此化验单中肌酐的数值,可推测该男子________(器官)的功能可能损伤。
(3)细胞中酶促反应正常进行需要的内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等共同构成细胞外液,③④成分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如果此图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 A、B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则B端比A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
(5)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通过组织液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要通过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
2 . 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023-10-16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
3 . 如图为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③中的物质大部分进入②,少部分渗入①
B.碳酸氢盐的形成和抗体的合成可发生在①中
C.内环境与④的K+、CO2浓度和渗透压基本相同
D.若④是血管壁细胞,则其生活的内环境是①和③
2023-03-08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图甲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乙是肌肉注射和静脉点滴将大剂量药物迅速运往全身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图中a、b、c、d表示体液。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D、E系统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______________(填字母)共同构成内环境,其中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中蛋白质含量较多,该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3)在图乙中的四种体液中,______________(填字母)和______________(填字母)表示的是同一种体液;一些药物如胰岛素制剂只能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而不能口服,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 . 如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人体体液的各种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都分布在丁中B.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甲和乙
C.营养不良时,甲会减少,乙会增多D.丙中的O2浓度最低,CO2浓度最高
6 . 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______________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___,从而使血浆渗透压_________
(3)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会影响多细胞生物的内环境,此时,机体会通过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4)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有人到高原后会出现头疼、乏力、心跳加快等“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的出现说明_______________,即如果环境变化过于剧烈,内环境稳态可能会失调。
(5)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
2023-08-1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_____] ____________
(2)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3)④和⑥相比,⑥中含量明显较少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④中O2被⑦利用,至少穿过___________层生物膜。⑥中的CO2_________(能/不能)扩散到⑦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内环境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实现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与内环境稳态直接相关的4个系统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
(5)正常人内环境的PH也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人体剧烈运动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主要与_______________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乳酸钠,维持内环境的酸碱平衡。
8 . 图甲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图乙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

(1)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图甲中a、b分别表示_____系统、_____系统。
(2)分别写出图甲中甲、乙、丙所代表的细胞外液名称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用字母表示)
A.神经递质B.载体蛋白C.性激素
D.血红蛋白E.呼吸酶F.细胞因子
(4)若⑥表示侵入内环境的某种病毒,则可被免疫系统中的_____细胞特异性识别。(用字母表示)
A.浆细胞B.辅助性T细胞C.记忆B细胞
D.巨噬细胞E.靶细胞
(5)图乙表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_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
2022-11-3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校(杨村宝坻蓟州芦台静海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下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的蛋白质减少容易出现组织水肿
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血红蛋白异常
C.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只分布于乙中
D.胰岛素、神经递质和抗体均可分布于丙中
2022-12-04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验收考试生物试题
10 . 葡萄糖是生命的燃料,人及其他动物体内的葡萄糖主要是从食物中获得的,下图是家兔从食物中吸收葡萄糖并转运到全身各处的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物质运输方向或者血液流动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以推测,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a为_____;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的运输方式b为_____
(2)由图可以看出,食物中的葡萄糖需要经过组织液、血浆等内环境才能进入肌肉细胞,而肌肉细胞产生的CO2也需要经过组织液、血浆等内环境才能排出体外,由此体现了内环境的作用是_____
(3)结合图中信息,葡萄糖从组织液到肌肉细胞被氧化分解至少需要穿过_____层膜;在血液循环系统中,葡萄糖浓度从高到低的四个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