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6 道试题
1 . 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的演替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火烧后的林地上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B.图中各阶段的群落都有垂直和水平结构
C.草本、灌木和乔木的丰富度变化趋势一致
D.在针叶林群落中,优势种是物种数最多的草本
2 . 如图是某地实行“退耕还林”后,此地狼尾草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狼尾草初始种群密度大于 0,退耕后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B.若长期维持在 B-C 时间段对应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后维持恒定不变
C.A-B 时间段内狼尾草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其种内竞争加剧
D.C-D 时间段内由于灌木的竞争,狼尾草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3 . 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P为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R为群落中所有生物的呼吸释放的总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主要来自太阳能,R中的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B.P可以用生产者固定的CO2量来表示,R可以用所有生物呼吸产生的CO2量来表示
C.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演替速度缓慢,演替过程中P/R不断下降
D.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2023-01-0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棠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某农田弃耕一段时间后,逐渐出现杂草、灌木及小型动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灌木丛较高,灌木遮挡草本植物,导致群落对光的利用率减少
B.经过漫长的演替过程,该地必然能形成森林群落
C.群落演替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常处于动态变化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维持相对稳定,不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
D.为加快群落演替速度,可构建人工林以缩短演替时间,对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有积极作用
5 . 某野外调查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调查,获得以下资料,请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上图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
(2)上述林中某生物的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的__________,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_____
(3)东部群落在空间结构上具有_____结构。在人工干预下,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逐渐增多,这属于群落的_____演替。工人师傅们对该群落的演替有什么影响?_____
(4)上图3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开始于第_____年,第15—20年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第20~30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
2022-12-17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6 . 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需要利用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恢复生态学主要是利用了生物群落演替理论,强调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
C.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生态系统恢复稳定后,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再改变
7 . 澳大利亚豪勋爵群岛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岛屿的大部分地区为雨林生态系统,长满了棕榈树等植物,还拥有大量珍稀动物,尤以鸟类著称于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群岛形成后最初进行的演替类型与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不同
B.群岛上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这体现的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C.群岛演替的不同阶段,成为优势种群的植物种类和鸟类可能会不同
D.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变时,群落演替可能仍在进行
2022-12-16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8 . 某沿海区域的海藻林群落中生长着各种大型海洋褐藻,为大量的鱼类、贝类和无脊椎动物等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在其中生活的海獭通过捕食关系对不同种类海胆的数量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近年来,海獭被大量捕杀,海胆数量激增,从而大量捕食海藻,海藻林衰退,导致整个群落被严重破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海獭的捕食作用是决定该海藻林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B.不同季节的光照等条件不同,也会导致该海藻林中动物的垂直分布发生变化
C.由于人类对海獭的捕杀,使得该群落结构简单化,其发展方向与自然演替不同
D.人类活动对所有群落的影响都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2022-12-1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火灾等偶然因素导致成熟阶段的优势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窗的现象。生态学家对某林窗的生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植物植物高度种群密度单位第2年第4年第6年第8年第10年第12年
艾蒿1-2米株/平方米5810641
紫荆2-5米株/10平方米135642
樟树10-55米株/100平方米012588
A.随着时间的推移,艾蒿、紫荆的种群密度逐渐下降,原因是林窗逐渐关闭,导致林下光照强度减弱,艾蒿、紫荆竞争处于劣势
B.在研究该林窗能量流动的过程中,第8年测得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含碳量为9690kghm2·a),除了3600kg/hm2·a)未被利用、2070kg/hm2·a)被初级消费者摄入,其余的均为自身呼吸消耗的有机物中的含碳量
C.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林窗内鼹鼠的种群密度,所得数据往往比实际结果偏大
D.该林窗内的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
10 . 下图1为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如图所示(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下图2为研究人员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绘制出了某昆虫种群的λ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各种植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会呈现出镶嵌分布,从而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结构。
(2)图1中b~f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该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在调查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用_________(方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经捕获标记后的动物警惕性提高,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________(填“多”或“少”)。
(3)森林中动物分层主要由_______________决定。
(4)图2中,该昆虫种群数量在前5年呈_________型曲线增长,在第_________年时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值。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