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7月20日,记者从中国这十年 安徽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安徽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十年间,安徽布局建设12个大科学装置,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等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实现并跑领跑。制造业持续提质扩量增效,产值超千亿元的工业行业达到14个,制造业、数字经济增加值均超过1万亿元。

安徽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和优势互补。十年间,安徽经济总量占长三角三省一市比重从14.4%提高到15.6%,去年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接近1万亿元。

与此同时,安徽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十年间,484万人口摆脱绝对贫困,农民收入增长1.6倍,全省人均预期寿命增长2岁多。

安徽把好山好水保护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如今,安徽空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长江、淮河、新安江、江淮运河构筑四大生态廊道,环巢湖建设总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十大湿地”。


结合材料,运用“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知识,分析这十年安徽是如何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
2 . 按照我国有关规定,若某个企业每年碳排放配额为1万吨,通过技术改造,企业碳排放量减至8000吨,那么多余的2000吨,就可以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出售获利。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①在有效控制碳排放总量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
②旨在鼓励企业购买二氧化碳排放权以实现节能减排
③将二氧化碳排放权转化为一种有偿使用的生产要素
④能引导企业通过改进技术管理等手段实现减排目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打开手机,远程“掌控”蔬菜大棚里的温湿度调节、卷帘通风;“垃圾分类数字档案”分发到每家农户,分类投放垃圾可以通过电子账户积分变现;党务、村务、财务网上一键即达,政务服务网上办节约办事时间,一幕幕生动场景,诠释出数字乡村建设的强劲动能。据此可知,建设数字乡村有利于(       
①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建设智慧乡村
②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快城镇化步伐
③深化信息网络惠民服务,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④消除城乡差距,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沈阳市坚持民生所需、问题导向、因地制宜,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切入点,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为广大群众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这一举措(     
①做到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作为实现发展的力量源泉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归宿
③践行协调发展理念,旨在加速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④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努力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在,我国已开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在新征程中,我们形成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整套思想理念、制度安排、政策举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努力做好做大蛋糕。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把蛋糕切好分好。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制定落实扩中提低等改革方案,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在新征程中如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21-22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21年2月21日,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文件指出,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     
①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坚持科技兴农
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消除城乡发展差距
③促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流转,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④努力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激发广大乡村社会活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促进“飞地经济”发展(     
①能够增强贫困地区的发展基点,打赢脱贫攻坚战
②可以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③要打破条块分割,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④可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8月1日,《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

2022年3月份,比亚迪正式宣布“停燃”,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宣布停产燃油汽车的车企。

2008年,比亚迪正式提出“太阳能、储能电站和电动汽车”三大绿色梦想,打通能源从吸收、存储到应用的全产业链绿色布局。在储能产品领域,比亚迪已成功打入美国、英国、德国等全球多个市场,已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近百个工业级储能解决方案。2018年比亚迪推出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开放了341个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首次实现汽车业态从封闭走向开放,为全球开发者和中小企业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

2022年4月22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预案,回购的股份将全部用于实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给予员工温暖如家的关怀,营造公司与员工共赢的局面。

截至2022年6月底,比亚迪在全球已累计申请专利3. 7万项、授权专利2.5万项。目前,比亚迪建立了11大研发机构,覆盖材料研究、电池、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半导体等各个领域,4万多名研发工程师从事各类技术开发。


基于新的产业态势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比亚迪形成了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四大产业协同发展为汽车产业提供了技术研发和生产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比亚迪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年总量的排放在某一个时期达到历史最高值。通过植树、节能减排、碳捕集、碳封存等方式抵消人为产生的二氧化碳,即实现“碳中和”。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要重点做好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等工作。

材料一


材料二 作为工业大省,辽宁能源消费偏煤、产业结构偏重,碳达峰任务将十分艰巨。2021年辽宁省将积极组织开晨碳达峰行动,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在政府层面上,侧重完善市场交易层面的相关规则,编制碳达行动方案及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制定辽宁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贡任考核办法,对各市开展碳达峰行动选行考核评估。在市场机制颹设上,提供更多的交易品种和准入机制,配合国家碳排放交易,开贔重点排放单位碳配额分配及清缴履约工作,运用市场机制促进重点排放♀位节能减排降碳。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辽宁省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应如何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
2022-01-21更新 | 309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22-23高二下·全国·期末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吉林省发展指引了方向和路径。

吉林省整合“大校、大院、大所、大企”资源,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着力打造现代新型汽车和零部件、农产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冰雪和避暑休闲生态旅游三个万亿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医药健康、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六个千亿级优势产业;在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领域培育若干个百亿级新兴产业;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推进良田、良法、良种、良机、智慧农业“四良一智”建设,打造玉米水稻、肉牛肉羊、杂粮杂豆、梅花鹿等“十大产业集群”;开通并常态化运营“长满欧”“长珲欧”班列,实行珲春对俄口岸7×24小时预约通关,将“国际道路货物运输备案”时限由5个工作日压缩至当场办结。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吉林省是如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
2024-01-13更新 | 248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