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十年来,广东在大湾区建设中,走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谱写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展领域广东的新探索
科技方面广东迸发科创活力,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积极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广东路径”。在东莞,全国首台、全球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落地,结束了珠三角地区无国家大科学装置的历史;在深圳,“鹏城云脑”建立了支持千亿参数超大规模AI模型的并行训练平台
区域方面广东积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短板巧变“潜力板”。广东研究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将全省划分为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全力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难题
生态方面以超常规力度绘就生态“画卷”。广东真金白银投入7500亿元,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推动生态质量发生巨大变化
外贸方面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及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数据显示,广东近十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8万亿元,已连续36年居全国第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额达2万亿元
民生方面广东还加大民生投入,强教育、稳民生,大力推进优医疗、兜底线等工作,真正将发展成果交由人民共享。十年来,广东民生支出累计达9.33万亿元,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占比由2012年的66%逐步提高到2021年的70.3%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广东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厦门鹭岛蝶变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伟大实践,为海湾型城市的生态保护提供生动范例。

材料一   空中俯瞰,筼筜湖一湾碧水,如同一条绿丝带飘入岛内。 白鹭洲上草木繁茂,白鹭翩飞。筼筜湖从人人掩鼻的“臭水湖”,蝶变为“城市会客厅”。1988年3月30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确定治湖方略,开启了筼筜湖的蝶变。习近平同志创造性提出“20字方针”的治湖思路,即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具体内容为:制定法规,依法治湖, 为综合治理保驾护航;摸排动员,截污处理,为改善水质祛除“病根”;清淤筑岸,建成洲岛,在治理中化害为利;纳潮入湖,搞活水体,让筼筜湖畅通“经脉”;美化环境,普惠民生,让优美生态造福于民。经过多年努力, 筼筜湖化茧成蝶.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结合材料一,分析贫雪湖治理思路所体现的创新思维。

材料二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筼筜湖综合治理的示范引领下,厦门持之以恒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成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2006年厦门启动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工程以来, 同安新城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的厦门科学城,吸引了一大批高新企业和科研人才入驻。同安新城的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生态型海湾新城拔节生长。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四成,旅游和会展产业、新能源产业高速增长,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超三成……碧海银滩越建越美,金山银山越做越大。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厦门市是如何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
2024-05-21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毕业班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山东省因地制宜   向“新”而行。新质生产力,是山东海阳附近海域腾空升起的一枚火箭,是济南下线的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车,是潍坊歌尔展示的一款轻量化AR 眼镜……打开齐鲁产业版图,可以清楚地看到,从济南、青岛的新能源汽车,到枣庄、济宁的锂电,再到威海的碳纤维、菏泽的生物医药等,山东各地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走出一条条增量崛起的特色之路。

此外,山东开放赋能发展,自贸试验区自挂牌运营以来充分发挥对日韩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贸易投资和人文交流优势,在推进区域合作交流便化利、拓展多领域经贸合作空间等方面,探索中日韩国际合作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积极打造中韩贸易和投资合作先行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有人认为,山东因地制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育好“鲁版”新质生产力就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2024-04-01更新 | 338次组卷 | 9卷引用:政治(福建卷03)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意见》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路径、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都提出了细化方案。

材料一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抓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态根基。

——选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与社会》知识谈谈应如何更好地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

材料二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发展绿色旅游。持续推进“光盘行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鼓励绿色出行,推进城市绿道网络建设,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垃圾分类管理水平,推进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构建绿色低碳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

——选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知识,分析说明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需要倡导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3)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请给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①每条字数不超过25字;②学科术语使用准确;③逻辑清晰,表达连贯。
2024-05-2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县域是城和乡的结合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有效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助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某班学生以“探索共同富裕的县域路径”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搜集到以下资料:

资料卡1   浙江某地,将乡镇作为特色产业聚集中心,以培育特色产业、垂直产业冠军为出发点,打造镇村联动共富产业链,推动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培育新型集体经济,把村庄的人、财、物、地等“三农资源”统筹整合入市,让农民的土地“活”起来,变“资产”为“资本”。

资料卡2   山东某县,注重科技创新,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不仅研发出古桑茶、桑黄等多种产品,还形成集种植、加工、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深入实施“电商兴农”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资料卡 3   福建某地,提升县域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构建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环境和社会保障等7个民生保障体系,推进公共服务扩容提质;积极培育县域慈善主体,弘扬县城慈善文化,倡导社会和家庭互惠互助的道德风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县域经济是如何助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的。
2024-02-1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南平市全力打造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南平路径”,通过优先发展“一片叶”“一根竹”等“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材料一   一片叶富了一方百姓。南平市委做好顶层设计,专门成立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工作专班,提升统筹的保障力;政府组建茶产业科特派团队,建设茶科技创新平台,强化茶科技的支撑力,增强茶产业的竞争力;注重茶产业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把历史茶韵转化为富民的“茶经济”,以生态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小茶叶到“大茶业”,南平市实现了从茶叶到“金叶”的华丽蜕变。

材料二   一根竹挑起美好生活。近年来,南平市推动数字赋能竹企业,引导竹产业企业对接科研院所,攻关新产品研发,推动“一根竹”向价值链高端拔节生长;深入推进“以竹代塑”示范城市建设,倡导竹产品绿色消费,有效减少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形成竹建材、竹家具、竹工艺等多个特色产业,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政企合力之下,“一根竹”正不断拔节生长,“挑”起群众的美好生活,竹产业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的知识,分析南平市如何实现从茶叶到“金叶”的华丽蜕变。
(2)结合材料二,说明南平市推动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如何体现新发展理念的?
2024-02-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9月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无论是当前提振信心,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是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都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载体是产业。新时代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释放出强劲生产动能。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2000万辆,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总量全球占比超50%,第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达到66家,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企业数量近4000家,彰显出产业基础好、市场需求大的独特优势。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

材料二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2)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广大青少年也不可缺席,结合“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的知识,以“奉献青春自我,助力共同富裕”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专业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8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资央企积极响应,在140个共建国家参与投资合作项目5000多个,金额超过万亿美元,在推动共建国家互联互通、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中央企业也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国际化经营取得新成效。材料表明(       
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
②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控制力不断增强
③我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中央企业在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提升国际竞争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除了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出台全国碳达峰行动方案之外,还要重视企业以及全社会在“双碳”目标实现中的作用。下列推导路径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的是(     )
①适度减少资本在能源行业的投资→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绿色技术
②推动企业面向市场→建立市场化经营管理体制→提升企业发展活力→降低能源消耗
③碳排放权交易→利用市场机制减少碳排放→提高企业的生态保护意识→实现绿色发展
④科学的宏观调控→出台《碳排放权交易办法》→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推广绿色生产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是我国在国内外形势下经济发展的新战略选择。

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

未来产业,则包括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①需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摆脱传统增长路径     ②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高速度发展新阶段
③依靠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     ④要坚持把未来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