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以“力争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双碳”目标引领能源转型投资、激发工业创新投资,其中,新能源汽车或将成为长期热门赛道。2023年,我国新能源车生产958.7万辆,同比增长35.8%,销售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我国新能源车持续较快增长,产销量已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近年来,为优化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环境,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我国政府相继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在新能源车发展壮大过程中,政府还采取了购车补贴、减税优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措施。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车相关企业坚持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了从原材料、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新能源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领域不断取得创新突破,性能和品质有了极大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不断跃升。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车还通过出口和本地化生产两条路径推进全球化战略。某车企不满足于在国内新能源车的最高市场占有率,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相继在印尼、泰国等国家投资建设新能源车工厂;2024年1月,该车企在匈牙利建设其首个欧洲新能源乘用车工厂,提高自身产品品牌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在全球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我国新能源车正快步迈向世界舞台中央。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新能源车持续快速发展的原因。
2024-05-1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其“新”主要体现在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其“质”主要体现为高效能、高效率、高质量。它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新产业为主导,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更强调内在的发展质量,在激发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走出一条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新增长路径。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公式
在生产力1.0时代,传统的生产力公式表示为:
生产力=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在生产力2.0时代,将科学技术同生产力各要素相结合,生产力公式表示为: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在生产力3.0时代,以新质生产力为具体表现形式的生产力公式可以表示为:
新质生产力=(科学技术性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优化组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坚定“四个自信”,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逐渐富强、民族走向振兴、人民愈发幸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新时代这十年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老百姓获得感最多的十年,我们坚信,今天的美好生活,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材料二   作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马鞍山市将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推动文旅消费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加大惠民消费力度,探索利用社保卡发放“文化旅游消费电子券”。积极探索创新数字化发展路径,充分发挥“文旅马鞍山”“文旅天下”等平台优势,拓展数字文化服务新渠道。深入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马鞍山段)建设,打造更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长江文化旅游项目,推动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加快长江东岸生态文旅资源整合,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1)依据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十年以来我们能够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知识,说明马鞍山市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由。
4 . 浙江丽水改善生态,大力培育轩德皇菊,促村民致富,变荒芜山为“黄金山”;四川大邑县深挖林盘生态资源,围绕川西林盘“田、林、水、院”基本要素,推动川西林盘生态价值实现;云南善洲林场通过“绿色+金色+红色”的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相互叠加……上述举措表明(     
①生态产品的有用性需要以价值的实现为前提
②通过劳动创造为生态产品增值
③创新发展路径有利于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④综合开发要素能保障生态产品收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一种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     
①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②推动并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提升我国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       
④完善法规,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今年1至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814家,同比增长32.4%。随着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我国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为世界特别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提供了巨大市场。日前,国务院出台新举措,率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北京等具备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更高水平开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一带一路”是中国共产党携手世界各国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10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影响持续扩大。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合奏出一曲曲美美与共的精彩华章,在现实的映照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愈发闪现出真理的光芒,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七十一届联大主席汤姆森感慨,中国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上日益深入人心,实现从“一方领唱”到“众声合唱”的多重跨越,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大的理论穿透力和思想感召力。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践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一承诺的。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什么能实现从“一方领唱”到“众声合唱”。
(3)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请你就青少年怎样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列出两个发言要点?(要求:符合主题,不超过40个字)
2023-12-2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赛道。S市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路径图”(下图)如下: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S市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作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与不足,这是在新发展阶段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如在核心技术基础研究方面短板突出,对外依存度高,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面临“卡脖子”问题,在生产效率、创新能力、高端供给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路径出现同质化现象,区域间对关键资源的争夺加剧了数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数字人才特别是高端数字人才供应不足;数字经济相关制度建设相对缺乏,企业和个人获取公共数据的渠道不畅,政企数据共享权责边界模糊,数据安全监管体系不足;数据资源规模庞大,但市场价值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平台经济领域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对数字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在新阶段应如何解决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2023-05-22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国式现代化厚植起绿色底色。宁夏贺兰山砂石矿区整治修复后成为葡萄酒庄,产业转型带来丰厚回报;黑龙江伊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良好生态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观光;浙江多弗集团布局新能源、拥抱数字化,运用最新的科技实现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的有机融合;福建三明市开发出中国第一张“碳票”,以林木生长量为测算基础,并依据计量方法换算成的碳减排量,以“票”的形式发给林木所有权人,从而将空气变成一种可升值、可交易、可质押的有价证券……回望过去,一个个“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生动实践,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创造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适应中国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把握“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了新的动力。中国式现代化向更符合全世界人民要求的方向发展,为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开辟了新境界,为人类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的生动实践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谈谈对“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认识。
(3)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某中学开展二十大精神进校园宣传学习活动,请你为此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旨鲜明,朗朗上口)
2023-04-11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3届高三“一诊”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10 . 近日,深圳首试生态环境损害“买碳”赔偿机制。企业通过购买与其损害生态环境等价的碳普惠产品,来抵消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让企业损害自然的赔偿用于减排项目的价值回馈。“买碳”赔偿机制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A.改善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
B.减少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双碳”目标
C.引导资源流向低碳产业—传统产业清洁化改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强化企业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