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2015到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有关数据

现行标准下

2015年

2020年

贫困人口

9899万人

全部脱贫

贫困县

832个

全部摘帽

贫困村

12.8万个

全部出列

注: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不平衡,尤其是贫困地区发展基础相对薄弱。

材料二   乡村振兴是上承脱贫攻坚,下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我们要加深对这一战略的理解,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基础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材料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确保种源安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1)解读材料一的经济信息并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
(2)结合材料三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怎样作为。
2021-05-05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2 . 2021年2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考察调研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把孩子教育培养好。脱贫之后,要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材料表明我国(   
①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
②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同步富裕
③乡村振兴关系国家发展、关系人民福祉,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④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2021-04-28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一中2021届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1年2月3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黔贵大地苗族村寨-黔西县化屋村,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化屋村位于乌蒙山腹地,乌江六冲河与三岔河交汇处北岸。这里山势雄奇,水域宽广,风景如画,被誉为“乌江源百里画廊”。乌江,是总书记当天考察的第一站。为保护乌江流域水环境,当地彻底取缔网箱养鱼,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这次到贵州,看脱贫攻坚成果如何巩固,是总书记的重要关注点之一。总书记走进化屋村的扶贫车间,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苗绣服装、特色小饰品等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扶贫车间的负责人介绍,车间的苗绣成品有近70%是通过直播带货销售出去的。除了非遗手艺,乡村旅游也是化屋村的支柱产业。化屋村走产业扶贫道路,发展两种头花蓼花等特色种养业。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多元化的产业发展,化屋村从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5户661人到2019年底贫困人口已清零,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1500元。曾经不通路、不通电,深度贫困与世隔绝的“悬崖村”,在党中央关心关怀、各级各界帮助帮扶下,完成对“涅槃重生”的诠释,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村”。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化屋村是怎样实现“蝶变”,成为“网红村”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