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我国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教育科技、生态环保、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得到有力保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增加。与此同时,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五年累计减税5.4万亿元、降费2.8万亿元,既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留得青山,也放水养鱼、涵养税源,有力应对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冲击。这些政策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增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大社会总供给→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民生领域保障力度→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
③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实现企业利润不断提高
④保障生态环保领域支出→助力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正在世界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和货物进出口情况

类别

总额(亿元)

同比增长(%)

实际使用外资

11493.6

14.9

货物进出口

391000

21.4

注:在使用外资中,高技术产业引资增长17.1%,占比提升至30.2%。在进出口贸易中,高技术、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0.4%,占出口总值的59%。

材料二   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初性与活力。这种韧性与活力的背后,源于政府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持续发力。源于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打通技术、数据、劳动力等要素流动和配置障碍,为市场主体畅通通道。源于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助力,2022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个百分点。源于中国正形成强力的经济“双循环”系统,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与14亿人口的市场,内循环动力十足,同时中国是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外循环能力强大。


(1)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活力的原因。
2023-05-29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调研政治试题
3 . 新时代十年,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取得上述成就主要得益于(     
①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和宅基地制度改革
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变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
③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④基本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结了过去一年的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特别强调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下列措施有利于提升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是(     
①加快建设开放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②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扩大社会总需求
③深化供给侧改革,增强需求对供给的适应性
④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颁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要求,2021—2030年,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核能利用持续增长,高碳化石能源利用大幅减少,新增能源需求主要依靠清洁能源满足;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能源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较高水平,更好利用国际能源资源,初步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怎样才能达到《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的要求。
2023-04-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12-2021年,我国能耗强度累计降幅超过26%,能源消费中的煤炭占比下降了12.5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1亿千瓦,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上述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   
①坚持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②注重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③把生态保护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④坚持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我国正加大投资力度,打造“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网,计划到2030年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同时,将进一步完善普速铁路网,扩大中西部铁路网覆盖率。该举措(     
A.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先进制造业
B.有利于形成陆海内外联动的对外开放格局
C.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D.将加快消除城乡、地区间发展的差距
2022-12-28更新 | 303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崇德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措施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是(     
①缩小区域差距,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②加强社会建设,平均分配社会资源
③消除收入差距,实现同时富裕
④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产业链供应链是制造业的筋骨血脉,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在行业、区域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布局,有了长足的进步(见下图)。总的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仍存在循环不畅、基础不牢、水平不高的问题,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元器件等基础产品和技术仍面临较大安全风险,产业技术基础建设不够完善,一些重要领域高端产品质量性能、可靠性稳定性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1)解读上图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如何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住经济大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测算结果显示,收入最低的50%人口仅获得了总收入的13%,而收入最高的10%人口获得了总收入的44%。其中,工资性收入的分布为:收入最低的50%人口所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占全部工资性收入的14%,收入最高的10%人口所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占到全部工资性收入的37%。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的分布为:收入最低的50%人口所获得的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分别占到全部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的16%和10%,收入最高的10%人口所获得的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对应的数值分别为46%和53%。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解决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状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