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2021年10月至11月,河南省各地陆续按照每个采暖季城市低保对象每户1200元、城市特困人员每人1200元,农村低保对象每户500元、农村特困人员每人500元的标准,及时发放冬季取暖补助资金,确保他们温暖过冬。河南省的做法(   
①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②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③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④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的理念表达。当你每天徒步上下班时,,就是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当你骑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时,就是在为节能减排做着贡献;当你将垃圾放到分类垃圾箱时,就体现了生态环保的思维。下列选项与材料表达的理念相一致的是(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分类回收,循环再生④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25更新 | 340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香河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基础研究是指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20世纪初爱因斯坦等所做的“基础研究”推动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加强基础研究是提高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是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材料一:中国梦,创新梦。为鼓励科技创新,国家加快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将企业购置的设备已征税款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支持创办各种性质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进一步完善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鼓励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放宽民间和海外资金发展科普产业的准入限制,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制定优惠政策,形成科普事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材料二:推动科技创新重在教育,教育话题是历年两会热门话题之一,它关乎国计民生,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近些年,国家对教育公平看得重、抓得紧,解决了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但客观看,事关教育公平的诸多难题仍有待进一步求解。
(1)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是怎样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
(2)结合材料二,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国家推进教育公平的依据。
13-14高三·湖北宜昌·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绿色金融”是指商业银行在投融资决策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
①有利于银行创新经营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银行融资能力
②能够推进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国民的幸福指数
③表明银行以维护生态效益为目的,促进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④体现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某省计划在201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关停取缔实心粘土砖瓦窑任务,彻底解决砖瓦窑燃煤低空直排、污染严重问题,并对占用的约35万亩土地进行生态恢复和复垦。这一做法有利于
①改变农村居民落后的生活方式                      
②帮助农村居民建立科学的消费模式
③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④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