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1 .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支撑制造资源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其中,双跨平台(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最高发展水平的代表。我国双跨平台发展迅速,正成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硬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及未来竞争的新优势。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对我国经济带来影响的传导过程是(     
①推动实体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②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底座、根基
③推进实体经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④扩大高新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
⑤提升实体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
A.④→⑤→③→①B.④→⑤→①→②
C.①→④→⑤→②D.④→③→①→②
2024-01-12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3年9月,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     
①遵循传统增长路径,能推动生产关系顺应时代不断变革
②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
③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支柱,以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
④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1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从《“十四五”规划纲要》将“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单独成章,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国家聚焦制造强国建设,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

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进入新时代,拥有一批事关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首艘国产航母等“大国重器”接连在该省问世,展现着“工业长子”的担当。辽宁以维护国家产业安全为己任,先后制定印发了《辽宁省“十四五”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继续坚持发展壮大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培育新兴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聚焦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有效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辽宁省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意义。
2024-01-11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深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龙华区作为深圳年轻的行政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夯实龙华现代化发展根基。

一是聚焦“创新驱动型”经济, 全面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大力引进培育创新人才, 深化“数字龙华”五项人才计划,完善全方位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 大力建设重大创新载体。全方位支持深圳国家高新区龙华园区建设,对园区企业给予持续支持;

二是聚焦“开放包容型”经济, 坚持以改革开放增动力添活力。抢抓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机遇推出战略性、首创性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着力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坚持外贸、外资、外经、外事、外智协同发展,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着眼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扩大对外开放, 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三是聚焦“均衡协调型”经济, 以区域合作提升现代化发展可持续性。推动区内南北部片区均衡发展,在全区范围内进行特色化布局、差异化打造,统筹推进产业协同、设施互通、要素交融;加强与周边及临深区域的协调发展,共建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强化对临深地区辐射带动。

龙华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把敢闯与创新的品格继续写在这座城市发展的旗帜上,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力推进民生幸福城市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知识,分析深圳龙华区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发展中的经验。
2024-01-1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3-24高一上·辽宁锦州·期末
5 .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而这浓浓的烟火味,便是由“夜经济”唤醒的。凌河夜市现有上千家摊位,品类繁多,特别是别具特色的文创区域,为锦州的夜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无论是品尝美食还是消遣娱乐,这里都是锦城市民和外来游客必打卡的地方。这将引导夜间经济由单一业态的消费模式逐渐向产业多元化、场景融合式等新模式转变。发展“夜经济”可以(     
①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
③丰富夜间经济形态,激发消费潜力
④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推动产业升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11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能力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要把户外运动打造为全民健身的优势产业。发展户外运动产业要求(     
①贯彻共享是第一动力的发展理念               
②将全民健身作为经济发展的主题
③面向市场合理配置户外运动资源               
④政府相关部门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2023年11月6日至7日,辽宁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明确了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其中明确提出努力将辽宁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制造业既是辽宁的传统优势,也是辽宁的鲜明标识。东北振兴、辽宁振兴,工业必须率先振兴,而占全省规上工业八成以上的制造业是辽宁工业的重要支撑力量。今年,全省工业整体逆势上扬。装备制造、石化、冶金等重点行业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定增长,新质生产力不断集聚壮大。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三个季度高于全国;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4%,比全国高5.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达46.2%。此外,辽宁引进一批先进人才,推动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投入使用,预计年底前,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将超过300个,省级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超过50家。同时,强化区域合作,实现东北振兴的聚合效应,促进地区发展,进一步凸显地缘优势,积极面向国内国际市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努力将辽宁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将辽宁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
8 .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国家开展以工代赈(     
A.是促进困难群体就业的根本途径
B.有利于引导人们弘扬劳动精神,辛勤劳动
C.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障和改善民生
D.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平
2024-01-0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不仅具备可交易、可流通的内在特征,更能依托数字技术手段,实现跨越时空距离、更快速更便捷地交易流通。促进数据要素的发展需要(     
A.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巩固生产要素在分配中的主体地位
B.发挥数据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数据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
C.加快释放数据要素新价值,凸显数据要素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D.认识到数据要素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激发数据要素的市场活力
2024-01-0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型产业。2023年8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围绕稳增长目标,部署了技术创新改造行动、钢材消费升级行动、供给能力提升行动、龙头企业培育行动等“四大行动”共12项举措。推动钢铁业高质量发展,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①推动技术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②促进消费升级→扩大钢铁需求→优化钢铁产业结构
③提升供给能力→产品提质升级→提升产业集中度
④培育龙头企业→促进资源整合→优化产能布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