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023年以来,广东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矢志“再造一个新广东”。进入新时代,广东凭借着深厚的产业基础和敢闯敢为的精神,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大批传统企业纷纷投入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浪潮。广东聚焦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加快构建梯次产业布局,聚力推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海洋牧场等产业。同时,瞄准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新兴领域谋划打造一批未来产业集群。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广东是如何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2024-01-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M县地处苏、鲁、豫、皖4省交界处,优越的气候条件和黄河故道特有的沙质土壤为酥梨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为促进酥梨产业发展,M县将农业物联网、人工智能、农业机器人、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与装备技术引入酥梨产业。近年来,M县在不断挖深、做精酥梨加工产业链的同时,依托近百万亩生态果园、百里黄河故道等资源环境优势,开展梨花节、采梨节等特色节庆活动。M酥梨先后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被评为“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称号。2022年,“M酥梨”品牌价值达190.64亿元。2023年梨花节期间,当地旅游综合收入6.47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知识,说明M县是如何促进酥梨产业发展的。
3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15日,中美元首会晤后,拜登亲自将习近平主席送到上车处道别。拜登夸赞车辆:“Beautiful!”习主席表示:“红旗车,国产的。”

中国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于1958年8月1日在中国一汽诞生。

中国一汽从荒原建厂、奠基立业、车型迭代,到智能制造、自主创新,锚定高质量发展,稳步向前,不断展示企业活力。中国一汽与大众、丰田等跨国汽车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业务覆盖87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2年); 以全局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推进新能源电动化转型,争做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绿色发展的引领者”和“双碳目标的先行者”,争取2025 年实现品牌旗下新能源智能汽车占比超40%,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近三年来,一汽突破高效高速电驱、L3 级智能驾驶等494项关键核心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家底”越来越厚实;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聚焦新技术和新业务领域,培养、引进一大批战略领军人才、一流顶尖人才、卓越工程师、高级技工等。

中国一汽70年不畏风雨砥砺前行,持续铸就“风景这边独好”的新辉煌。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一汽是如何锚定高质量发展,展示企业活力的。
2024-01-1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煤炭去产能政策实施以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煤集团”)紧抓这一历史性机遇,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作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领域,适时有序地采取内部减量、区域协作等措施,新增6个优质产能项目,使集团优质煤炭产能占比达到95%,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增量空间;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走出去拓展新空间,在经营好中亚能源炼油项目的同时,有序推动塔吉克斯坦煤电一体化项目和印尼煤炭钢铁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为集团转型发展腾挪空间;坚持商业模式创新,陕煤集团与重庆市政府以煤炭产能置换为突破口,开创了“产能置换+保障供给+物流投资”的深度合作模式,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充分肯定;通过产业整合协同发力,发挥集团整体优势,释放了集团体制机制活力。


结合材料,说明陕煤集团是如何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到东北地区考察调研,为东北振兴把脉定向。

材料一   【务农重本—夯实大国粮仓根基】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农业基地,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


材料二   【改革创新一释放振兴发展动能】

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区位优势独特,资源条件较好,工业基础雄厚,但相当长时期内, 东北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工业转型升级困难,民生领域存在短板。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作出“用新发展理念引领东北全面振兴”“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增强前沿意识,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联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要解决好就业、医疗等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要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等重要指示。当前,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相关知识,说明新时代东北地区如何谱写全面振兴新篇章。
2024-01-1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22-23高二下·全国·期末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吉林省发展指引了方向和路径。

吉林省整合“大校、大院、大所、大企”资源,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着力打造现代新型汽车和零部件、农产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冰雪和避暑休闲生态旅游三个万亿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医药健康、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六个千亿级优势产业;在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领域培育若干个百亿级新兴产业;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推进良田、良法、良种、良机、智慧农业“四良一智”建设,打造玉米水稻、肉牛肉羊、杂粮杂豆、梅花鹿等“十大产业集群”;开通并常态化运营“长满欧”“长珲欧”班列,实行珲春对俄口岸7×24小时预约通关,将“国际道路货物运输备案”时限由5个工作日压缩至当场办结。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吉林省是如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
2024-01-13更新 | 248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西方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特点

国家和地区不超过30个、总人口不超过10亿。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

主要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现代化的成果由少数人享有。强调现代化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物质主义膨胀、物欲横流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现代化。

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通过对内剥削、对外殖民的方式来实现。依靠全体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艰苦奋斗来实现。

材料二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式现代化前进道路上还面临很多风险挑战。

我们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加大宏观调控,着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我们要围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使经济发展更有韧性、更有活力。

我们要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材料三   某班级举办时政探究活动,拟以“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为题,撰写一份小论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此苦苦求索、进行各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___________


(1)结合材料一,表格描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请你概括出其中四个。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应该如何推进高质量扎实发展?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续写小论文,回顾党的艰辛探索历程。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4-01-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从《“十四五”规划纲要》将“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单独成章,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国家聚焦制造强国建设,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

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进入新时代,拥有一批事关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首艘国产航母等“大国重器”接连在该省问世,展现着“工业长子”的担当。辽宁以维护国家产业安全为己任,先后制定印发了《辽宁省“十四五”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继续坚持发展壮大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培育新兴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聚焦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有效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辽宁省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意义。
2024-01-11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深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龙华区作为深圳年轻的行政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夯实龙华现代化发展根基。

一是聚焦“创新驱动型”经济, 全面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大力引进培育创新人才, 深化“数字龙华”五项人才计划,完善全方位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 大力建设重大创新载体。全方位支持深圳国家高新区龙华园区建设,对园区企业给予持续支持;

二是聚焦“开放包容型”经济, 坚持以改革开放增动力添活力。抢抓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机遇推出战略性、首创性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着力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坚持外贸、外资、外经、外事、外智协同发展,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着眼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扩大对外开放, 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三是聚焦“均衡协调型”经济, 以区域合作提升现代化发展可持续性。推动区内南北部片区均衡发展,在全区范围内进行特色化布局、差异化打造,统筹推进产业协同、设施互通、要素交融;加强与周边及临深区域的协调发展,共建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强化对临深地区辐射带动。

龙华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把敢闯与创新的品格继续写在这座城市发展的旗帜上,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力推进民生幸福城市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知识,分析深圳龙华区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发展中的经验。
2024-01-1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2023年11月6日至7日,辽宁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明确了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其中明确提出努力将辽宁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制造业既是辽宁的传统优势,也是辽宁的鲜明标识。东北振兴、辽宁振兴,工业必须率先振兴,而占全省规上工业八成以上的制造业是辽宁工业的重要支撑力量。今年,全省工业整体逆势上扬。装备制造、石化、冶金等重点行业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定增长,新质生产力不断集聚壮大。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三个季度高于全国;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4%,比全国高5.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达46.2%。此外,辽宁引进一批先进人才,推动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投入使用,预计年底前,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将超过300个,省级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超过50家。同时,强化区域合作,实现东北振兴的聚合效应,促进地区发展,进一步凸显地缘优势,积极面向国内国际市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努力将辽宁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将辽宁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