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全力建设文旅融合、全域全季的旅游强省,成功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新时尚。

省文旅厅研究制定推动文旅市场恢复振兴的系列措施,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优化提升河北省文旅产业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持续开展“送服务、促发展”活动,指导各地高标准谋划推出一批优质文旅项目。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开展文创、非遗、演艺进景区活动,开发夜间休闲和沉浸式体验型新产品、新业态,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以景区为载体传承弘扬河北美食文化,推动国际、国内及河北本土品牌连锁餐饮企业、老字号走进景区,提升景区餐饮档次品级。发挥新媒体优势,突出跨界联动,通过网红达人、网络名人、家政服务人员、快递外卖小哥等开展多方位、立体化、集中式的专题宣传营销,形成裂变式传播效应,吸引京津游客关注。联合京津搭建“乐游京津冀一卡通平台,全方位整合区域文旅资源,推出优惠产品和消费促进活动。让省内外游客享受更加优惠便捷的服务。进行体验式暗访,持续开展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行幼,营造平稳有序的旅游市场秩序。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阐释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成功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新时尚的原因。
(2)璀璨的历史文化、壮美的自然风光、绚丽的民俗风情、享誉全国的红色文化,使燕赵大地熠熠生辉。运用《逻辑与思维》中辩证思维的知识,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推介周末游河北的精品路线。助推河北旅游业发展。要求:主题鲜明,具有创新性、合理性。
2024-04-0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学生全过程纵向评价政治试卷三
2 . 2024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情况(见下表)。下列选项对图表解读正确的是(     

注:服务业增加值是服务行业在一个周期内(一般以年计)比上个清算周期的增长值,即服务业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①服务业增加值稳步提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②服务业增长速度有升有降说明其发展不稳
③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服务业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逐年增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07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学生全过程纵向评价政治试卷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强调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材料一   河北省探索在85个省级红色美丽村庄组建以领导干部、第一书记、实用人才、模范人物、党建骨干为主体的“党建加强班”,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推动村庄发展助力老区人民共同富裕。浙江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以人居环境整治和改善为突破口,促进了乡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重大变革。江苏省各地依托乡土资源和产业基础,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纽带作用。秉承“人才先行”的理念,湖南省整合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加强全省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在种植养殖基地、生产车间等场地开设“田间课堂”,对养殖户、种植户等开展面对面指导。

材料二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良种一粒重千钧。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近年来,种业振兴行动扎实推进,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和阶段性进展。同时也要看到,在一些品种和领域,国产种子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比较大。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才能进一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种业根基。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阐述我国各地是如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的。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良种一粒重千钧。
2024-04-0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11月我国部分农产品进出口情况。

农产品食用油籽水果水产品畜产品食用植物油
进口606.2亿美元171.8亿美元219.1亿美元418.7亿美元98.4亿美元
出口16.5亿美元61.4亿美元32.9亿美元55.2亿美元2.7亿美元

注:我国谷物和谷物相关产品的进口量从2012年的1390万吨增加到2022年的6540万吨,增长了五倍;棉花净进口规模由2016年的89.44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193.67万吨。

材料二   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它区别于传统的、主要集中在耕地经营的、单一的、平面的小农业。大农业观超越了单纯的耕地生产和一产的范畴,要求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种养加一体、产加供销贯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旨在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大农业观体现了大粮食思维和大食物观,即不仅要关注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种植,也要关注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还要关注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其他环节,通过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确保大宗粮食作物安全供给的基础上,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推动传统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农业生产应如何通过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筑牢粮食安全基石。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湖南启动全省规模工业企业创新研发全覆盖活动,力争有研发活动的规模工业企业数量每年新增2000家以上,5年内实现全省规模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湖南省工信厅与财政厅联合出台《湖南省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项目实施细则(试行)》,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对项目承担单位在专项资金、优惠政策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让企业科技创新无后顾之忧。湖南已连续6年开展“100个产品创新强基项目”建设,仅2021年和2022年,湖南已突破关键技术1037项,获批专利1176个,121个项目实现“填空白”补链,90个项目实现“锻长板”强链。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湖南省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
6 . 截至12月4日,我国2023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200亿件,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我国快递网点不断向下延伸,在畅通消费品进村“最后一公里”的同时,也有效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初一公里”。我国快递市场的繁荣活跃(     
①是基于我国经济稳步恢复,生产消费需求逐步释放
②有利于第三产业健康发展,从而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③为乡村发展打开新空间,有利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④表明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十一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指导原则。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这表明(     

①新发展理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遵循

②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

③中国弘扬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

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在行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三个阶段的目标。广东省是全国的经济强省和人口大省,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财富分配差距、地区发展差距和实现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新路径。下列政策作用路径合理的是(     

①拓展多种形式的跨区域产业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加相对落后地区的居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②加强产权保护,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增强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感→提高劳动者技能和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③壮大慈善主体→扩大慈善覆盖面→带动低收入者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④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增加劳动者数量→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2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9 .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下列措施有利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是(     

①加强基础学科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②提高劳动者素质,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队伍

③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筑牢我国经济的立身之本

④逐步淘汰传统产业和产能,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立足于世界科技进步的前沿,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任务提出的新概念。新质生产力的提出(     
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②反映了人民对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期盼
③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④表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