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9 道试题
1 .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2023年9月,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此,我国需要(     )
①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先进技术的应用
②培育懂科技、懂市场、懂金融的战略型企业家
③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④以未来产业淘汰传统产业,提高其市场占有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引擎。

材料一   图表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核心产业规模已达 5 000 亿元人民币,企业数量超过 4400 家,融合应用深度拓展,已经实现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建成 2500多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从而有力推动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显著提升了研发和生产效率。2024年联想、华硕等电脑厂商都推出了新款AI PC产品,AI PC 可能会占到全球PC总出货量的19%,带给电子消费品市场新一轮商机。人工智能引领下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1)结合上述图表与材料,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分析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对推动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国资委重磅部署央企发展AI产业、人工智能“国家队”来了!

2024 年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会议强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是央企发挥功能使命,抢抓战略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在国家战略中被明确定位为重要领域,中央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力度,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此,甲同学进行以下推理:“只要营造有利于央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环境,就能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当前新质生产力得到不断发展,可见央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了改善。同时随着国家促进央企人工智能发展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问题陆续得到解决,发展活力得到有效提升。由此推断,出台促进央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措施必将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甲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三   A人工智能公司自主研发AIPC产品,销售火爆。 自2024年2月起,B公司为推出本公司同质类产品造势,在网络上散布A公司欺诈销售等不实内容及对A公司高管人员的其他既损性、侮辱性信息。A公司认为B公司侵犯其名誉权,遂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B公司在网络上,对该公司连续发表贬损性、侮辱性的言论信息,且该不当言论信息为一定范围内公众所知悉,导致部分公众对A公司产生负面认识,造成社会评价降低,侵犯了该公司的名誉权,依法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判令由B公司在网络上向该公司道歉。

(3)结合材料三,运用《法律与生活》《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法院为什么要加强对企业、企业家人格权的司法保护。
2024-04-08更新 | 1099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年高考政治考前模拟卷01(广东专用)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并发表特别致辞。李强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GDP预计增长5.2%左右。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内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3.2%。

《经济日报》载文指出,截至2023年10月26日,31个省区市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均已发布。其中18个省份GDP增速跑赢或持平全国水平。有12个省份的增速为6%及以上,11个省份的增速快于上半年。读懂地区经济“三季报”三个关键词值得关注。

一是“恢复”,广东、江苏、山东GDP超6万亿元,浙江距6万亿元仅“一步之遥”,福建、湖南、安徽、上海、河北、北京同处于万亿元梯队。二是“向好”。前三季度,各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三是“稳定”。随着经济恢复向好,居民就业形势继续改善,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读懂地区经济“三季报”还要看到,国内经济恢复面临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各地要以最大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新发展理念”的知识,说明各地应如何以最大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2024-04-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汽车产业成为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从打开国门、以市场换技术,到如今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战略高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迈向规模化、全球化的发展新阶段。为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政策组合拳频出,持续激发消费潜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的发展动能,源自于其技术的不断突破,在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力度。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大的发展后劲,得益于多品牌矩阵持续赋能,以推动其高端化、高质量发展,覆盖从家用到豪华、从大众到个性化,满足消费者多方位、全场景用车需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进发展新阶段的原因。

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海布局更加深入,与海外经销商合作、在海外投资建厂、扩大海外销售网络……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积极参与国际车展、推出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新车型以及加强与全球合作伙伴的关系,将品牌推向全球舞台。据海关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合计出口同比增长41.7%。2022年美国总统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IRA),包括对非中国产的电动汽车发放数十亿美元的购置补贴,试图减少美国在关键供应链中对中国技术的依赖。拜登政府又表示正考虑提高贸易关税,特别是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深入海外布局,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走向全球舞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福建省向新求变,奔赴未来,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实现生产力的跃迁。越来越多的产业企业突出以“制造业当家,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紧紧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继续走转型和变革之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以侨为桥”,推动产品、品牌、技术、资本链接全球,加大人才引进,放大“侨乡”的影响力;注重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福建省在培育新质生产力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生产力跃迁的。
2024-04-0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案例一   2022年10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新一期11家全球制造业领域“灯塔工厂”名单,三一重工长沙18号工厂成功入选,这是继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工厂后,全球重工行业第二座获认证的灯塔工厂。下图是“三一重工”从2017年到2025年的研发人员与一线蓝领工人的占比变化。

时间研发人员一线蓝领工人
2017年2744人9683人
2022年12251人14576人
2025年(计划)3万人3000人

案例二   云南白药牙膏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高达24%,是名副其实的行业老大,年销售额60亿元,年产牙膏约4亿支,但是全厂只有50名一线工人。制膏车间和灌包装车间已经完全实现了无人化操作,在仓储环节,码垛机器人替代了搬运工,铲车则被AGV车取代。该厂厂长对记者预言,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后,一线工人还会减少。

(1)以上两则案例反映了新时期我国产业发展哪些特点?
(2)结合材料,为企业和劳动者提出应对产业发展变化的建议。
2024-04-0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西樵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三下学期3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特别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

材料一   茂名以“数字兴荔”为抓手,运用“5G技术+大数据”赋能,率先打造全省首个单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改良荔枝品种,不断提升品质,形成了荔枝品种资源保护、加工、冷链物流、休闲旅游等全产业链格局,荔枝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百亿元。此外,还修建了中国荔枝博览馆,展示我国荔枝产业的发展历程及成就,深度挖掘荔枝社会文化价值;开辟绿色通道,支持新鲜荔枝出口。5月20日,茂名在举办第七届中国荔枝产业大会的同时,迎来首届中国国际热作产业大会,茂名荔枝乃至农产品再一次挖潜破圈,影响辐射更远。茂名走出了一条靠发展荔枝特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的道路。

材料二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数百名知青来到广州市黄埔区岭头农场开垦千亩茶园,造就了名盛一时的“晨鸡牌”红茶。随着城市化的演进,岭头农场逐渐陷入“沉睡”,甚至不少广州人都遗忘了这里还“藏”有一个茶园。2020年,黄埔区引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团队,通过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形成“院士指导+生产基地+科技种茶”模式,升级打造成具有生产、科研、文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秉着进一步变茶山为生态旅游资源的决心,岭头农场还完成了6.8公里的登山健身步道观光区建设,形成了茶旅融合的生态旅游资源。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简述茂名是如何打造美“荔”乡村振兴样板,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发展道路的。
(2)结合材料二,从辩证思维或创新思维中任选一个角度,说明岭头创意园在茶园建设中如何实现“沉寂一时”到“再创辉煌”的蜕变。
2024-04-03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政治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在S省唐家堡村,一朵“小黄花”从“食为佳肴”到“观为名花”的产业属性不断被挖掘:村里不仅有数千亩统一管理的黄花种植产业,还有可日加工鲜菜40吨、年产30万瓶黄花酱等产品的企业175家,开发产品五大系列100余种;还建成了火山天路、忘忧大道、忘忧农场、旅游小镇等精品旅游点23个,带动旅游年收入2亿多元。唐家堡村的振兴之路主要得益于(       
①拓展和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③推广应用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资源减量增效
④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03更新 | 183次组卷 | 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广东专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并发表特别致辞。李强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GDP预计增长5.2%左右。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内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3.2%。

材料一   《经济日报》载文指出,截至2023年10月26日,31个省区市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均已发布。其中18个省份GDP增速跑赢或持平全国水平。有12个省份的增速为6%及以上,11个省份的增速快于上半年。读懂地区经济“三季报”,三个关键词值得关注。

一是“恢复”。广东、江苏、山东GDP超6万亿元,浙江距6万亿元仅“一步之遥”,福建、湖南、安徽、上海、河北、北京同处3万亿元梯队。二是“向好”。前三季度,各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三是“稳定”。随着经济恢复向好,居民就业形势继续改善,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读懂地区经济“三季报”还要看到,国内经济恢复面临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各地要以最大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材料二   从消费数据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显示出消费形势的强劲增长势头。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消费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0月1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消费者因预制菜销售不够透明产生侵权隐忧”话题关注度最高。

消费者对预制菜商品在食品安全、绿色健康方面存在不信任感。有消费者反映一些商家提供的预制菜质量差、口感不佳,担忧影响用户健康。案例显示,一方面,消费者难以单纯从外观分辨预制菜商品,导致消费后与预期不符而心生不满;另一方面,消费者与商家若出现争议难以得到满意的答复,更加重了对此类商品的不信任情绪。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新发展理念”的知识,说明各地应如何以最大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打消消费者因预制菜质量和销售不够透明产生的侵权隐忧。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赛道。S市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路径图”(下图)如下: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S市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作用。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