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千百年来,华夏儿女祈愿黄河安澜。据统计,新中国成立至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黄河实现了70多年秋伏大汛不决口、24年不断流,先后抵御了12次大洪水,创造了这条“地上悬河”的治理奇迹,保卫和守护了人民的家园平安。治理黄河的实践(     
①实现了我国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②彰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③体现党是履行国家职能的重要力量
④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从我国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来看,改革能破除制约生产力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让一切生产要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据此可知(     
①新质生产力是社会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新质生产力以创造巨大社会财富为显著特点
③改革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④改革决定了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日,《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同意正式印发,先行区依托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中非贸易投资便利化合作,全面提升中非经贸合作水平。

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建设中,将重点突出“深度”“先行”两个关键词。在“深度”上,将着力推动中非合作向纵深发展。先行区将聚焦贸易、投资、金融、人员交往等领域,深化重点领域合作,促进资源要素流动自由化便利化。同时,加快推动中非双方在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交通物流等领域的合作,着力提升合作质量。

在“先行”上,将在深化新时代中非经贸合作中承担试制度、闯新路、做先导的重要角色。在扩大对外开放、便利对非合作上先行先试,将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强化市场集散功能,培育跨境电商新业态,开展产品加工合作,贯通中非市场,实现贸易和投资联动发展,特别是在扩大自非发挥积极作用。

材料二   2024年2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祝贺第37届非洲联盟峰会召开。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中国和非洲为代表的“全球南方”蓬勃发展,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非盟团结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大力推进一体化和自贸区建设。

非盟成功加入二十国集团,使非洲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提升。中方对此表示衷心祝贺。

习近平强调,过去一年里,中国和非洲关系持续深入发展,中非领导人对话会成功召开,双方决定相互支持探索各自的现代化道路,共同为实现发展愿景创造良好环境。2024年将召开中非合作论坛新一届会议,我愿同非洲国家领导人一道,着眼造福双方人民,精心规划中非合作新蓝图,推动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与“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分析建设先行区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推动中非关系持续深入发展。
2024-04-06更新 | 234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发挥微观措施和宏观机制的作用。

材料一   近年来,不少地方挖掘自身优势,打造发展名片,带动吃、住、行、游、购等一系列消费增长,成为推动文旅消费的新亮点。

长白山脚下,白雪皑皑。入冬以来,一批批游客走进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东岗镇果松村,畅玩冰雪项目,感受民俗文化。天寒地冻的自然环境,曾经制约当地发展。思路一变天地宽,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废旧轮胎、破旧砖瓦、老旧的水缸水桶……在匠人师傅和村民们的巧妙设计下,这些“废弃物”华丽变身成为打造小菜园的重要材料。走进兴化市新垛镇港西村,随处可见“芋”见你、“椒”好运、“蒜”你狠和“豆”你玩等俏皮的蔬菜种植区昵称,美丽的小菜园与生动的宣传语及艳丽的墙画相映成趣,为村庄增添了无限魅力。

材料二   亚太经合组织建立领导人定期会议机制以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亚太奇迹”

从提出亚太经合组织数字乡村建设、企业数字身份等倡议,到坚持高水平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标准经贸规则;从提出亚太经合组织绿色农业、可持续城市、能源低碳转型、海洋污染防治等合作倡议,推动共建清洁美丽的亚太,到支持亚太经合组织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共同做大亚太发展蛋糕……推动亚太合作和发展,中国是倡导者,也是行动派。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亚太合作的走向。

(1)有观点认为,小山村掀起旅游热,关键在于为游客提供了差异化的文旅新体验。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述。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亚太合作创造了举世的“亚太奇迹”的原因。
2024-04-0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纽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5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立足于世界科技进步的前沿,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任务提出的新概念。新质生产力的提出(     
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②反映了人民对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期盼
③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④表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2023年11月6日,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大会致贺信,阐明了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习近平主席致贺信,向世人表明:面向未来,中国科技开放合作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始终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以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为目标,与共建国家坚持把科技人文交流作为重要的根基,以更加开放的思路,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来自各国的科技工作者携手、用智慧和汗水浇灌“一带一路”上的创新沃土,让丝路精神在一次次科研攻关、勇攀高峰的征程中熠熠生辉。

回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的“成绩单”,“创新”始终是高频词。10年来,中国已同8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同5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知识产权合作关系,逾万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青年科学家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和交流,支持中外科技人员实施联合研究项目达千余项……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价值。
7 . 今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一大热词。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在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首位。所谓新质生产力,即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力,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为此,我们要(     
①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②发掘新质生产要素,发展壮大新兴产业
③变革当前生产关系,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淘汰传统产业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4-03-24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政治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考虑其他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会对我国经济影响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发展新质生产力→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巩固传统产业的地位→重塑产业格局
②发展新质生产力→释放新动能→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
③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引领新技术革命发展→掌握竞争主动权
④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在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基础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把“靠天吃饭”的耕地变成旱能浇、涝能排的稳产田,将丰收的力量藏在大地深处;要把“木犁耙”“铁把式”换作“金扁担”,让更多“金种子”破土而出。由此可见,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需要(     
①全面提升耕地质量,拓展农业生产空间
②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探索有效发展方式
③改变土地农用性质,保证重要农产品供给
④创新农村经营制度,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7更新 | 28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一)政治试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月12日,浙江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省长袁家军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晒出了2019年的成绩单及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实施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31条,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9%、出口增长10%,全年为企业减负2280亿元。出台落实稳外贸20条政策措施,预计进出口总额突破3万亿元大关。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精准脱贫有力有效,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创新增动能,新增“浙江制造”标准565个、“品字标”企业345家,淘汰企业落后产能1755家。首个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落户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纵深推进,跑零次可办比例达97.4%,“一证通办”民生事项比例达91.4%。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亿元、增长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8%,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3%、9.4%。


结合材料,分析上述举措是如何体现新发展理念的。
2024-03-1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精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