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实体经济的第一方向,实体经济是创新发展的承担主体。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要求“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所谓低空经济,一般是指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能够赋能千行百业,成为经济增长新的重要引擎,形成至少万亿级别的市场。

作为中国发展低空经济的一个试点,W市聚焦发展通航研发制造产业链,航空产业园目前已经形成航空材料、航电、飞控系统、电子元器件等上下游配套产业集聚,覆盖从整机、卫星、无人机、发动机到综合维修、运营保障等全产业链项目近200个,基本实现“不出园区,便可生产一架国产通航飞机”。2023年10月,W市印发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产业循环体系初步建立,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低空飞行基础保障体系基本完善,飞行服务更加广泛,实现全市低空经济“内涵式发展、高质量提升”,加快发展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区、集聚区和示范区。到2025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300家,低空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加快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理由。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26日,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正式开通运营,铁路全长139千米,两地间最快1小时18分可达,自此,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

在过去,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这一地区的人民主要依靠公路和航空运输。丽香铁路开通运营后,与既有的昆楚大铁路实现连通,加强了迪庆藏族自治州与中部、沿海地区的联通,大量货物可通过铁路快速运达香格里拉,沿线畜产品、土特产等可通过铁路销往全国各地。

迪庆藏族自治州属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心地带,是我国长江、澜沧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金州森林覆盖率77%,生态保护红线占到了国土面积的67.29%。铁路建造过程中,建设单位全面抓实沿线边坡、弃渣场、施工场地及道路生态修复工程,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建设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由于丽香铁路受多条断裂带长期活动影响、建设施工影响,地质变形情况较为严重。为了攻克变形地质难关,丽香铁路形成了一套世界领先的大变形控制技术措施,为我国高原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说明丽香铁路的建造和开通是如何坚持新发展理念的。
2024-02-2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3年10月26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3)》。下图是2012—2022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情况。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我国煤炭消费不断降低意味着经济发展更有效率
②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清洁能源占比不断增加
③我国能源增产保供成效明显,自给率不断提高
④绿色能源转型依然面临挑战,煤炭消费仍为主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2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5 .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023年12月2日,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就以“聚焦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为主题在海南博鳌如期举行。新质生产力能够增强发展新动能的传导逻辑是(     
①科技创新→开发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创新产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②发展资本市场→满足企业资金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企业利润
③培养新型劳动者→熟练运用传统设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加产量
④培育数据市场→提高数据要素利用率→变革商业模式→发展数字经济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6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不断筑牢民生底线,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6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4亿人,我国用很短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一百多年走完的路。这表明我国(     
①坚持共享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努力建设高福利国家
④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持续深化新时代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要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打造高效畅通的村城间产品供应链,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市场经营性的全链条联动,推动乡村地区产品和服务融入全国大市场。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畅通农资供应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②立足“三农”需求,强化农村综合服务,推动共同富裕
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确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8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①需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
②可以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③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
④需要推动东、中、西三大地区同步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1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政治试题
9 . 下表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部分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
年均增长6.6%2012年2022年2012年2022年
1.65万元3.69万元2.882.45
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①经济发展为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夯实了坚实基础
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③发展经济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直接的方式
④我国经济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城乡人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3年12月1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     
①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③畅通城乡要素流通,消除城乡发展差距
④把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普通高中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