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近年来,H村充分利用气候、位置优势,盘活闲置资源,探索出“党建+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深化“433”(将生产经营所得40%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30%用于村集体滚动发展,30%用于脱贫户分红及生产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了一条村集体经济的蝶变之路,打造出富美乡村升级版。由此可见,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能够(     
①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③让全体村民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与成果
④带动农民摆脱家庭承包经营模式,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2023年深圳首试生态环境损害“买碳”赔偿机制。2023年8月,深圳市某公司在市政府环保部门的监督下,通过深圳碳排放权现货交易系统购买了某共享单车企业的377吨深圳骑行碳减排量,以赔偿该公司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关于深圳实施“买碳”赔偿机制的作用,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①“买碳”企业承担赔偿责任→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②“买碳”企业承担赔偿责任→企业经营成本提升→增强企业减排自觉性
③“卖碳”企业出售碳减排量→企业碳排放量减少→企业的发展质量提升
④“卖碳”企业出售碳减排量→企业实际获益增加→坚持绿色的生产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间、广东珠三角地区先后开通中欧、中亚、中非等多条国际班列线路,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用上了来自广东的优质轻工产品,分享着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广东人民也更容易买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特色产品和新鲜水果,实现不出门便可轻松“买全球”。材料表明(       )
①对外开放有利于实现广东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发展
②对外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共建“一带一路”是党和国家当前的中心工作
④对外开放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龙江新篇章,中共黑龙江省委特做出如下部署:

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大科学工程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龙江,高水平建设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 大力推进森林“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建设,探索“兴安岭生态银行”运行模式; 深化龙粤合作、深哈合作,加快推进哈长城市群、哈尔滨现代化都市圈、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垦区、林区与所在地区融合发展;发挥对俄及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心枢纽优势,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开展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多元化促进就业创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共同富裕标准示范工程。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简析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折射出的新发展理念。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我们要掌握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把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用以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优质生产力。”上海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正努力建成以上海为柩纽,链接长三角、中西部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创新合作网络。深入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开工建设磁惯性预研项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上海市科委支持下,吸引国内外创新团队、创业公司等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曼恒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上海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与国内高校以及中国商飞、中国航天等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上海将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重增至4. 3%,推进传统企业深度转型、主导产业提智扩容,持续构建光子、生命科学等领域设施集群,加速布局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领域。

(1)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说明上海市是如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国际经济中心地位的。
(2)学校将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活动,请你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给全体同学写一份倡议书。要求:自拟题目,结构合理,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150字以内。

6 . 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的目标,强调“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需要从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协同发力。一方面,技术水平是提升质量的重要支撑,要加快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确保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高标准、严格执行的质量监管体系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着力提升制造业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健全和推行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同时,加快完善产品的完全追溯制度,更好地运用失信黑名单制度,提高违法和失信成本,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和理解,用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我国如何构筑经济发展新优势、建设质量强国?
7 . 从2023年1—9月中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下表)可以看出,我国的发展坚持(   
时间2023年1—4月2023年1—9月
指标绝对量同比增长绝对量同比增长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70元3.8%29398元5.9%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738元4.0%19530元8.8%
A.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C.以消费为目的的发展战略D.国际国内均衡发展
2024-01-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8 . 2022年,开放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中国服务加速在全球落地。《世界开放报告2022》显示,中国开放指数提高了5.6%,排名上升8位,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我国(       
①提高外商准入门槛,吸引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②把外资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④加快构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大幅提升,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2022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2年下降40.1%,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14.5%上升至25.9%,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68.5%下降至56.2%。材料表明我国(     
①实现了绿色发展的目标
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③转变发展方式的成效显著
④能源浪费问题得到根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 年,国内多个省份相继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包括海南、云南等13 个省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8个省份的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了 2000元以上。

材料二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成功从低收入国家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然而在财富积累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不同阶层和个人财富拥有量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多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意义。
(2)请就“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实现居民财富可持续积累”提三条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