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4 道试题
1 . 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2023年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恢复和扩大消费的二十条措施。下列相关措施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拓展农村消费新空间→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②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提升线上购物体验→摒弃传统零售行业→促进经济创新发展
③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释放休闲消费潜力→满足高品质生活需要→推动供给端提质增效
④推进车位资源共享利用→改善居民停车条件→挖掘汽车市场新需求→提高汽车产业竞争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职能。组建国家数据局的“背后深意”有(       
①发挥政府在数据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提高配置效率
②通过国家机构改革完善了生产关系,释放数据生产力
③助力数据更好赋能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④畅通数据要素流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2023年1至5月,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8%,高出全部固定资产投资8.8个百分点,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增长33.4%。5月份,装备制造业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七成。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能够(     
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②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助力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③实现核心技术自主,保障制造行业投资安全
④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24更新 | 665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年间,运城市贯彻落实山西省“南果”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品质果业、品牌果业、诚信果业,全力推进果业高质量发展。运城为确保水果质量安全,投资2600万元建成国家温带果蔬检疫重点实验室和食品农产品检测实验室,358个检测项目实现国际互认,运城果品可直销海外。此外,全市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起果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逐步做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

2023年10月23日至30日,第七届山西(运城)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果博会”)在运城会展中心举行。本届果博会以“果蔬运城,走向世界”为主题,参展企业870家,参展产品2590种。在23日的产销对接会上,签约项目共有79个,签约总额达到69.615亿元,远销到世界76个国家和地区。

“我种了35年苹果,苹果品质好坏是影响销量的直接因素。”平陆果农陈东振说。陈东振曾在两届果博会上获得“果王”称号,他的果园也获得过“最美果园”的殊荣。陈东振表示,自己在苹果品种改良、技术改进上下足功夫,科学管理果园,科学修剪果树,保证草果品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影响运城市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5 . 2023年5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会议指出,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形成协同创新、人才集聚、降本增效等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由此可见,国家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可以(       
①畅通产业链和供应链,推动经济高速发展
②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③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④整合区域优质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直接关系中国经济能否强起来。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坚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找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路径,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下列路径符合要求的是(       
①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淘汰传统行业
②增强国内大循环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
③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
④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到28.3%。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影响路径是(       
①提振产业发展信心→增加新能源汽车有效供给→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②增强社会就业吸纳力→保障和稳定居民收入→助力国内大循环
③助力现代经济体系的完善→助推经济复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④恢复消费信心和热情→提升居民消费质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
8 .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捷报频传,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逐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做大做强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的是(     
①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潜力
② 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③加快推动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
④发挥政府政策决定作用,加速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9 . 某企业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建立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基于库存和销售数据及时调整产能计划,优化产品营销,提升服务体验,延展商业模式,个人零售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2022年,在同期行业市场负增长的背景下,企业却实现了销量逆势增长。该企业的成功得益于(       
①增强创新能力,发展高端产业       
②精准对接市场,促进产品销售
③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客户体验       
④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农业现代化实际是工业化向农业生产领域的延伸,其本身非但不会带来农村空间的要素集聚和分工深化,而且还可能由于生产效率的提升,造成农村就业减少和人口外流。因此,从纯粹的经济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是不完全相容的,由此导致的发展停滞则被称为“农业农村失衡陷阱”。为跨越这一陷阱,我国应当(     )
①施行土地流转经营,初步形成农业规模化经营格局
②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③推进农村创业服务“一站式”办理,以创业带动就业
④立足于本职岗位弘扬劳动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