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创新与应用,数字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注:《2021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显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同比增长9.6%,增速位居世界第一;“数字丝绸之路”正在为沿线国家带去数字化转型的红利,为其赶上数字经济的高速列车增添了新的动能。

材料二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力需求十分迫切,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算力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推动算力建设,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算力需求大,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但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东西部地区供需不平衡,只有让数据中心“往西走”,实现“算力西移”,才能打造出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1)分析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别谈谈为什么要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2 . 碳减排支持工具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该工具按照贷款本金的60%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利率为1.75%(现有再贷款工具中的利率一般大于2.25%),支持金融机构为碳减排重点领域内具有显著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此举产生影响的预期路径是(     
①提高金融机构贷款利润率
②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力度
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④金融机构增加碳减排贷款投放量
⑤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
A.④→⑤→②→①B.②→①→④→⑤C.④→②→⑤→③D.②→④→③→⑤
3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事关能否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机遇、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事关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建立(     
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②创新引领、同步发展的产业体系,发展制造业以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③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以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④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对于耕地问题,总书记重要讲话内容直击突出问题,要求高,语气重,部署实。之所以要加强耕地保护,是基于(     
①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②保护耕地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
③保护耕地有利于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有效供给
④粮食的需求弹性较大,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粮食增加的需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03更新 | 167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蕲春县实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训练政治试题
5 . 农业是关乎百姓饭碗和亿万农民生计的民生产业,2021年我国农业生产保持稳中有进,全年粮食产量连续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要继续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加强种源等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硬核力量”。重视粮食安全是因为(     
①我国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②种源等核心技术决定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能够增加粮食产量
④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1年前7个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83.3亿件,其中农村地区超200亿件,农村快递业务量上半年增速比城市高10个百分点。线上农副产品订单量仍保持较快增长,农村电商促进产供销精准对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由此可见(     
①电商经济正在成为我国农村最主要的产业
②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助力乡村振兴
③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超过城市居民消费水平
④农村电商的发展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激活了农民致富潜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2021年9月,长江中游三省(湘鄂赣)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武汉举行。会议提出加快构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大南昌都市圈l小时内部交通圈和2小时互达经济圈。这有利于(     
①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经济循环
②加快区域互联互通,发挥三省互补优势
③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共享,降低公共服务成本
④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实现区域同步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中国已经向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接下来,将继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维护全球抗疫物资供应链稳定,继续积极开展人道主义援助,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支持。我国这样做的意义有(     
①推动全球产业链重构,畅通了国内国际“双循环”
②促进国际间抗疫合作,有利于中外人民民心的相通
③为全球抗疫贡献力量,顺应了当今时代主题的变迁
④改善国际防疫大环境,展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1-2020年中国创新指数及分领域指数


   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指出,在综合排名方面,瑞士、瑞典、美国和英国继续领跑创新排名,韩国于2021年首次跻身前五,中国上升至世界第十二位。

材料二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而基础研究是科技实现自立自强的基石。近年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持续增长,“十四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有望达到8%左右。但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还不强,人才发展和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为补齐这块短板,“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


(1)解读材料一中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在发展质量方面,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了基本全覆盖,品种对增产贡献率达到45%,主要畜种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1%;2020年底,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合格率达97.8%。在资源利用方面,农膜回收率达到8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7%。农业科技支撑目标任务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农业”生产领域,扩展到脱贫攻坚、农民增产增收的“农民”领域,生态宜居、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农村”领域。但是,现有体制造成产学研分离等问题依然存在,不能有效汇聚各地优质资源,围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科研与产业有效连接机制尚未建立,科研不能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其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等等。2022年1月初,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1)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探究应如何解决农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22-03-06更新 | 33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