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近年来新疆现代农业发展迅速。作为我国棉花的主产区,2020年全区棉花机械采摘率达到69.83%;“中国薰衣草之乡”伊犁,通过传感器监测、自动化农机耕作,薰衣草品质显著提高:“瓜果之乡”哈密,推广智慧农业云系统,瓜果种植更加精细更具特色。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       
①保障了新疆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②提升了新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③创新了新疆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模式
④推动了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11更新 | 4656次组卷 | 43卷引用:湖北省宣恩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农村供水保障、乡村清洁能源建设、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等工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       
①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②推动城市乡村融合发展的有力举措
③优化乡村治理体制机制的具体体现
④提高基层政府工作效率的必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08更新 | 10367次组卷 | 43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02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     
①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②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消除城乡发展差距
④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的决定性作用,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6-07更新 | 835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有人这样形容现代化经济体系:实体经济是身躯,科技创新是筋骨,现代金融是血液,人力资源是大脑。这表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     
①把创新作为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发展现代金融以奠定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③政府合理安排人才岗位,支撑实体经济转型④推动科技、资本和人才更多向实体经济聚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强互补性,简单地从国外引进机械设备和科技成果,就足以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但近年来,随着中国技术水平的提升,这种发展方式的作用持续减退,且面临关键技术被卡脖子等新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     
A.推动国内大循环以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B.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C.依靠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组织生产方式促进内涵式增长
D.以规则意识和开放心态对待国际资本在国际国内的流动
6 .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强调经济发展在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的同时,要强化“需求侧管理”。强化“需求侧管理”不是简单刺激消费、超前消费,而是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深层次矛盾入手,用改革的办法疏通难点、堵点,不断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对“需求侧管理”理解正确的是(     
①强化需求侧管理有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
②我国经济政策将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过渡到需求侧管理
③有利于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提高国民经济总体效能
④需提高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7 . 2019年4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措施,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因为(     
①实体经济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居主体地位,是国家强盛的支柱
②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③发展实体经济利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④发展实体经济需要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3-25更新 | 10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2020年11月23日,伴随着贵州最后9个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我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标志着我国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也是世界减贫史上最耀眼的中国奇迹。在实施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我国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助力脱贫攻坚。下列对各扶贫策略的影响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①产业扶贫→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改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②教育扶贫→实施技能提升工程→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③兜底扶贫→加快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再分配机制→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④就业扶贫→建立健全就业帮扶政策→政府安排就业→激发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20年8月,珠海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0周年。围绕庆祝特区成立四十周年主题,珠海某中学学生会准备举办一次微纪录片大赛。小王同学准备用手机拍摄一部反映珠海农村改革开放初期的短视频。在他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       
①外景:某村村委会门口悬挂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红色横幅
②内景:几位村民讨论要不要到首家“三来一补”企业香洲毛纺厂去做工
③近景:站在船头的村民老赵听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笑得很开心
④特写:粮票,村民老王手拿着粮票,在供销社门口排队等待采买年货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②③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同时,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应充分发挥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起到“带动”作用。实践证明国有企业是中华民族抵御风险、稳步向前的重要力量,把国企做实做强做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障。

材料二   为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 2022年)》,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效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山东省推动国有企业围绕主责主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和中高端领域进行布局,推动国有企业更多地投资向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卡脖子”技术展开重点攻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国有企业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作为重要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实施“二次混改”。


(1)结合材料一,说明国有企业为何要发挥“顶梁柱”、“压舱石”和“带动”作用。
(2)结合材料二,分析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山东省国有企业应如何作为。
2021-01-31更新 | 350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