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实化,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可以:
①促进粤港澳建立经济战略性同盟,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②优化区域分工及其产业布局,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有序流动
③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构建统一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
④打破粤港澳区域经济发展障碍,促进粤港澳地区同步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党的19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要素成本高,我国要素价格存在不同程度的政策性扭曲,资源性产品价格(煤、油、电、气、水等的价格)未反映出其市场供求关系;传统制造业生产经营不太景气,最普遍、最直接的问题是无效或低端供给过多,而有效供给不足,进而造成供需不匹配;盈利能力弱,与金融、房地产、资源垄断性行业之间的利润率差距不断加大,导致部分实体经济企业也将投资方向转向金融业等虚拟经济。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指出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依据,并就如何破解实体经济发展困境提出对策。
3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这一背景下,乡村旅游、乡村休闲度假、乡村观光农业、乡村民宿等新兴消费方式快速发展,而这一变化将使一部分“非上班族”、城市中等收入群体选择乡村田园生活,乡村将会因新的创业和年轻人的到来而重新活跃起来。可见乡村振兴
①需要创新体制机制,推动资源向农业农村配置
②是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③要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同步发展
④需要适应市场新需求,调整升级农村服务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考察调研时指出: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中国必须搞实体经济,一定要把实体经济搞上去。下列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有
A.加强市场监管,防止资本流向虚拟经济
B.加大力度支持小微企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C.加大税收优惠,切实减轻实体经济税费负担
D.中国人民银行增加对实体经济的直接贷款
5 . 当今世界,从通信、互联网到数字经济生态,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商业乃至产业基础设施,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数字时代,万物互联互通,深化交流、加强合作是人心所向,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是时代大势。材料说明
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②发展数字经济是解决数字鸿沟的重要手段
③发展数字经济为世界经济增长培育新动能
④数字经济推动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人民当前热议的话题。该话题也引发了某校高一同学浓厚的兴趣,他们以此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深度理解

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然而,当前我国生产的现状是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高质量、高价值产能不足;不是消费需求不旺,而是高质量、高层次的有效供给不足。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1)请你根据材料一,谈谈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应贯彻什么样的新发展理念?

材料二:努力践行

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2)请你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7 .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谋划好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实施精准扶贫有利于
①提高恩格尔系数,增加食品消费
②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③实现同步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④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8 . 莱茵模式(Rhineland Capitalism),主要是德国(还有瑞士、挪威、瑞典等国)所奉行的市场经济模式。莱茵模式以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理念为基础,关注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关注长期利益以及社会和环境责任(摘自阿芙利《莱茵模式》)。这对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企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有( )
①坚持企业发展与关注生产安全相和谐
②坚持效益指标与环境保护指标相和谐
③制定史上最严格的环境保护相关规定
④始终把盈利作为企业经营的首要目标
A.①④B.②④C.①②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