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打造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主导产业产值超过9.5万亿元。其中,17家集群2021年的产值同比增长超过两位数。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表示,下一步推动我们要构建多梯次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培育体系,打造产业、科技、金融、人才高水平循环互动的集群发展的生态。我国重视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旨在(   
①完善产业体系,巩固制造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
②促进创新资源汇聚,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③扩大制造业规模,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经济效益
④加速实现国内产业循环,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29更新 | 1056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等四校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政治试题(三)
2 . 下列符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的是(     
A.以投资和出口为主B.大量投入劳动力资源
C.大量引进国外的资本D.提高科技研发的资金

3 . 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小县也要有大作为。

W县紧抓工业跨越发展的新机遇,向科技创新要升级、向绿色智造要后劲、向服务业要增量,切实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分好。从2020年开始,县以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南部山区建立4个区域发展联盟为突破口,推动机制改革,盘活南部资源,为北部发展赋能。据统计,南部联盟推动上地全域整治后,有近800亩统筹给了北部,缓解了北部的土地要素之渴。南部地区良好生态环境在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也为集中连片发展有机农业、生态旅游、民宿经济等绿色富民产业奠定基础。着眼“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实施数字富民,深化“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借力“网上农博”“益农优+”等电商平台,促进域乡居民增收。2021年以来,W县还从供给端入手,聚焦招大引强,突出制造业项目招引,着力招引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运用《经济进步与社会发展》这一课的知识,说明W县是如何通过“大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
(2)为了提高人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W县正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宣传工作,请你就此为该县设计两条宣传标语(每条标语不得超过20字)。
4 . 2021年是中欧班列开行十周年。10年来,中欧班列开行累计突破4万列,合计货值超过2000亿美元,打通73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75个城市。将中国生产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及时送达欧洲.也为欧洲企业对华出口提供便利。中欧班列的运行(     
①能平衡我国的外贸收支,转变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②助力我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③创新我国对外投资方式,完善了沿线各国的交通建设
④促进中欧合作互利共赢,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2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5 . 依据全球纺织产业链示意图和价值分布图,对我国纺织产业发展的启示表述不准确的是(     
A.促进我国传统纺织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B.逐步脱离国际大循环,形成我国纺织产业完全自给的产业链
C.优化我国纺织产业体系的结构,使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更强
D.积极参与全球纺织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品牌
6 .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我国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这将(     
①实现各类市场主体地位平等、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
②打破就业界限,拓展就业新空间,取代传统就业方式
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催生数据驱动的新模式新业态
④充分激发数据要素价值,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2年1月1日起,由东盟10国、中国、韩国等15个亚太国家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实施。RCEP致力于推行区域一体化大市场,要素流动便利自由,经济联系无缝畅通。可见,RCEP正式实施有利于我国(   
①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
②保持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发展
③加快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④抢抓机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创新与应用,数字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注:《2021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显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同比增长9.6%,增速位居世界第一;“数字丝绸之路”正在为沿线国家带去数字化转型的红利,为其赶上数字经济的高速列车增添了新的动能。

材料二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力需求十分迫切,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算力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推动算力建设,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算力需求大,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但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东西部地区供需不平衡,只有让数据中心“往西走”,实现“算力西移”,才能打造出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1)分析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别谈谈为什么要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省政府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要求,提出打造“数字强省、智造强省”的发展战略。先后出台了《数字强省发展规划(2.0版)》《“十四五”数字政府发展规划》《惩戒严重失信行为规定》,《纪委监委营商环境监督行动方案》等,成立“数字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省大数据局和“数字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赋能行动、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培育数字化龙头企业集群。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营商环境+大数据发展”双螺旋发展新路。

在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下,该省2万户工业企业上云,数字经济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智能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该省政府发展数字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的实践逻辑。
2022-04-15更新 | 55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题
10 . 碳减排支持工具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该工具按照贷款本金的60%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利率为1.75%(现有再贷款工具中的利率一般大于2.25%),支持金融机构为碳减排重点领域内具有显著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此举产生影响的预期路径是(     
①提高金融机构贷款利润率
②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力度
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④金融机构增加碳减排贷款投放量
⑤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
A.④→⑤→②→①B.②→①→④→⑤C.④→②→⑤→③D.②→④→③→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