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为未来社会设定的理想状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马克思、恩格斯曾这样描绘未来社会不同于以往社会的显著特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这说明实现共同富裕(     
①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自发实现的
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③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最终社会形态
④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共产党人的追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202312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内会见中越两国青年和友好人士代表时指出,中越两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壮大取得辉煌成就。我们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携手走好各自社会主义道路,共同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由此可见(    
科学社会主义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我们要坚定发展信心,焕发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资本至上”建立在剥削压迫、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并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愈加凸显其导致全球贫富分化、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弊端。只有坚定“人民至上”理念,在发展资本的同时又最大程度约束、消解资本的负面影响,人类社会发展才能把准正确的行进方向。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过程,“资本至上”是历史的倒退
②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③“资本至上”的观念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④“人民至上”理念可让资本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2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收心考试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4 . 2023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向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所致的贺信中指出,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今天,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下列表述与上述贺信内容主旨相同的是(     
①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就要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②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就要反对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
③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就要看到中国期待与各国携手同行
④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就要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5 . 新时代,江山如画,大潮奔涌。新征程,人民豪迈,前程远大。

材料一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探测暗物质是这些年来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而暗物质的研究需要深地实验室。为填补我国深地实验室的空白,各科研团队经过多轮科学论证和技术攻关,于2010年建成投运锦屏地下实验室一期。2020年,实验室二期项目开工建设,历经3年,如今的锦屏实验室已成为一个涵盖粒子物理、核天体物理、宇宙学、生命科学、岩石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世界级开放共享实验平台,推动中国向科学大国迈进。

材料二   “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词汇,指的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随着新质生产力的逐步成熟,会形成相对传统产业而言的全新的产品、生产资料、零部件和原材料,使人类可以利用的生产要素的范围极大扩展。

(1)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回答新时代的“变”与“不变”。
(2)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国科研工作者不断探索实验的过程是如何体现中国梦的。
(3)有观点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结合材料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知识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024-02-24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6 . 现代化是一个多面向的变迁过程,由于国家性质、经济社会发展路径、文化传统等差异,各国现代化道路和结果也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     )
①提供了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统一性和多样性的鲜活样本
②丰富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并创造了人类社会文明新形态
③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总趋势
④指明了各国现代化都是基于自身国情自主探索出来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创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带给世界的是和平而非动荡,是机遇而非威胁,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     
①坚持零和博弈、合作共赢、与各国一道共同发展
②是符合我国实际和世界各国发展标准的正确道路
③党领导人民遵循发展规律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④是我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问题至关重要。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康庄大道、是必由之路、是人间正道。

材料一   实现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向,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但世界上并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围绕着中国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而卓有成效的探索,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全新图景,宣告了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结晶和实践成果,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要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当青春遇上新时代,青年要接下时代的接力棒,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用担当奉献谱写青春之词,成为时代的奋斗者、奉献者和追梦者。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围绕“个人梦与中国梦”的主题,写出你的感想。要求:①主题鲜明,观点正确;②不得抄袭给定材料;③字数不少于150字。

9 . 一定的理论总是为了适应一定的实践要求而产生的,也必须随着定的实践进展而成熟。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    

A.回看过去的路,把握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B.远眺前行的路,适应时代发展的进步要求
C.比较别人的路,坚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0 .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有人认为,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30多年过去了,社会主义中国非但没有衰退,反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见,判断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主要看(     
A.一定时期内国家力量是否强大B.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经济基础是否适应上层建筑的要求D.这一制度是否维护全体公民的利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